辛夷扭頭,“李公公?”

她臉色微微一變,笑道:“李公公怎麼得空出來了?”

李福臉上堆著萬年不變的笑:“郡王妃,小人是奉皇命而來。官家有請。”

辛夷心裡惦記著曹漪蘭,但天大地大皇帝最大,她不得不收拾起心情,將府裡的事情安排好,又將小狸花交給湘靈,這才帶著兩個丫頭入宮。

年節的氣氛會持續到上元節後,街上仍是很熱鬧。

辛夷的馬車駛過街道,背後突地傳來喧譁聲。

“大理……使臣……”

“……有些面善……”

隱隱約約的議論聲傳入耳朵,辛夷眉頭微微一動,沒有動彈。大宋國力強盛,與周邊諸國的來往很頻繁,在汴京城裡看到他國使者,並不稀奇。

叢光將馬車駛到一側,速度慢了下來。

“娘子,是大理國使者入城了……”

過年前,周邊諸國都派了使者前來汴京歲貢和朝賀,要一直待到上元節後,與大宋皇帝和百姓同樂。

“大理國今年來得卻遲。”

街道很寬,兩輛馬車相向通行毫不擁擠。但周圍看熱鬧的人太多了,叢光怕馬車兒傷人,索性就靠邊停下。

秋令沒有見過,想是好奇,偷偷拉開了車簾的一角。

寒風颳過來,辛夷有點冷,側目一望,便見一群身著大理服飾的使者騎馬行過……

人群裡一束目光朝她看過來,眯起眼,審視。

辛夷頭皮一麻。

這個人好像……是高明樓?

他居然還敢來大宋汴京?

就在辛夷怔忡間那人衝她微微一笑,施施然遠去了。

秋令也放下了馬車簾子,搓著手,哆嗦。

“好冷,好冷……娘子凍到沒有?”

春令責怪地看她。

“知道娘子怕冷你還掀簾子?沒規矩!”

秋令吐個舌頭,“人家好奇嘛。你說那個年輕公子是不是大理的王子呀。”

“我又沒見過王子。我哪裡會知道?”

兩個姑娘說的什麼,辛夷沒有聽見耳朵,腦子裡反覆回放的是高明樓回眸那一笑。

周圍的人群議論紛紛,跟著大理國的車馬隊伍往前擠。

人群很快遠去。人家敢入城,自然有官引,辛夷沒有立場說什麼,可是憋著這點情緒入宮,見到趙禎的時候,她還是沒有忍住。

“官家龍體可好些了?”

趙禎說頭痛,辛夷服侍他喝下藥,又替他扎針。

“好多了……”趙禎以前不喜歡針灸,嚐到好處就自在了,倚在龍榻上舒舒服服地半闔眼。

“你這手藝又精進了。”

“哪裡有,是官家的身子比前陣子康健了……”

“還是你的功勞呀。”

趙禎長嘆一聲,“你想要什麼賞賜?”

當皇帝就是好,想賞就賞。

辛夷抿了抿嘴巴,“臣婦想討個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