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試著向神農藥鼎加附了兩次令字“?”以及兩次令字“燚”。

就見藥鼎內裡面時而具象為熾熱的火焰,時而具象為湧泉。

而在這水、火兩種具象的間隙,從霧卒魂魄晶石之上不斷的升騰起絲絲縷縷的輕煙來。

並且,隨著水火交替,這些輕煙也變得越來越少。

霧卒魂魄晶石表面升騰起絲絲縷縷的黑煙來,全都被魂魄晶石外面那一層鬼帝符給吸收了。

甚至可以看出這一道鬼帝符像是吃下了不少東西一般,膨脹了兩分!

而此時的霧卒魂魄晶石表面的鬼畫符,莫名多出了幾分古樸的韻味!

包丁再接再厲,又間隔著釋放了幾次令字“?”以及令字“燚”。

隨著包丁透過神農藥鼎對霧卒魂魄晶石的水火共制的程序不斷推進,霧卒魂魄晶石的尺寸像是被融化的冰塊一般不斷的變小。

與此同時,霧卒魂魄晶石上的那種古樸韻味卻是俞發的濃了。

等到包丁分別為神家藥鼎釋放了七次的令字“?”以及令字“燚”之後,神農藥鼎內一陣霞光閃過,晃得包丁也是有一瞬間的失神,看不清那一顆霧卒魂魄晶石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

等到包丁視線之中重新出現了神農藥鼎的時候,那一顆霧卒魂魄晶石已經不復存大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顆奇妙的藥丹。

這一顆藥丹,比鬼王凝魂丹或凝魄丹都要大一分。

包丁之前完成首顆令石的時候,兩條魚形成的是一個近似於盤龍柱上蟠龍的姿態:白魚頭在上,尾在下;黑魚頭在下,尾在上。

現在這一顆藥丹,看上去就像是太極陰陽魚圖的球形版本。

並且,這一顆太極陰陽魚“球”,並不是靜態的,而是以一種“戲珠”的方式在運轉著,飄浮在包丁面前。

所謂的“珠”,自然就是黑色小水泡與白色小水泡。

黑魚追著白水泡,白魚追著黑水泡。

兩條魚追上水泡之後,將水泡吞入,然後,一轉眼,搖身一變,黑色變白魚,白魚變黑魚。

新的兩條魚,各自吐出一個新的小水泡來,又追著水泡而去,在球面上繞圈。

包丁已經提煉過數次鬼帝丹,自然知道面前這一顆藥丹並不是真正的鬼帝丹,較真正的鬼帝丹要小一些,或許稱之為“霧卒丹”會更加貼切一些。

神農鼎之上那一道包裹著霧卒丹的鬼帝符,此時明顯已經“吃飽喝足”,膨脹了不少,一陣霧化消失了。

然後,神農藥鼎內外便以一種渲染的效果,重新浮現出了那種極為古樸的紋路來。

也只有包丁的眼力和對神農藥鼎的熟悉程度,再加上在如此近的距離之下,才察覺到了那一道鬼帝符變得清晰了兩分!

不過,就在包丁好奇的打量這一顆“霧卒丹”的時候,大白卻明顯有了異常的表現。

它甚至發出了低沉的嗚嗚聲,巨大的虎爪在地面上刨著,劃出一道一道的溝壑來!

那通常是它狂躁的一種表示。

包丁表面若無其事,心底卻不免有些涼意。

大白終究還是鬼怪,此時對更進一步的渴望,已經完全壓過了對包丁的敬畏。

甚至可以說,如果包丁不是強大之極的陰陽師,大白極有可能就會伸出虎爪來直接搶!

包丁心念一動,將那一顆“霧卒丹”直接送到了大白的面前。

在包丁看來,這是大白應得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