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才弒神大陣驚天動地的連番景象過後,負責看守上下頂峰必經之路的四個死忠目前竟然沒有一個人返回頂峰,袁氏兄弟兩人心裡多少有點哇涼哇涼的。

其實,此時此刻,包丁心中多少也有些遺憾。

雖說斷劍山脈下區最有價值的便是袁氏兄弟和他們的三套仙人衣,但是其餘那數以千計的武者、魂師其實也是不可或缺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些人代表著南線斷劍山脈下區的民心向背。

包丁這一行人來到斷劍山脈下區不是為了趕走他們,不是為了佔山為王,而是為了聯合他們,共擊鬼怪。

不過,包丁等人很快便發現自己對這些江湖人士的理解還很膚淺。

包丁、趙伯姬、羅中三人安步當車,一邊走著,一邊商討著接下來的一些相關事宜,應對方法。

空無一人的“鬼怖木”車由蘇德、達吾提兩人臨時充當轎伕往下扛的時候,在下山的必經之路,看到了密密麻麻的人頭。

這些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使用斬鬼的武者,有腰繫魂魄晶石的魂師。

但是,所有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

除了他們手中所舉著的熊熊燃燒著的火把,還有就是在他們的頭頂之上都綁了一條白巾。

在乾玥洲之上,披麻戴孝同樣是孝道的最基本要求,白色代表服喪。

包丁一行面前出現的這些人,是已經心存死志之人。

這些人,神情悲憤,攔路為的只是發出一聲不甘的怒吼。

以包丁等人的眼光,在那些人臉上掃一遍,就可以知道他們之前以為那些樹倒猢猻散的人,大部分都已經回來了。

從他們站在眾人的前列,也不難看出,他們之前的逃跑,多半隻是回去搖鈴叫人了。

就在“鬼怖大”車停下來的這一段時間,頂峰之上四處相繼傳來唿哨聲,數以千計的人馬快速逼迫的動靜如漲潮一般洶湧而來。

隨著火海一般的火把從四面八方圍了過來,包丁等人基本上已經確定了當時從峽谷入口處逃走的那些人,全都回來了。

帶著他們或數十或數百的人馬,統統都回來了。

在這些白頭巾的最前面,便是之前那四人,袁氏兄弟的四個死忠。

他們四人其中一人踏前一步,嘶吼著:“留下袁仲文、袁仲武,要不就從我們的屍體上踏過去!”

那近萬人的白頭巾紛紛發出聒噪的聲浪。

雖說遠不如軍隊紀律嚴明,但是聽起來卻能充分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江湖氣息!無非就是快意恩仇!

只是,蘇德、達吾提兩人當年在大漠就可以輕易的扛下成百上千漠北具裝重騎的圍攻,哪裡會把眼前這些小場面看在眼裡?

同行的其他人,自然更加不必多說。

不過,這些人此時都是似笑非笑的看著袁氏兄弟,都想看看這兩兄弟怎麼處理眼前的這個亂局。

袁仲文、袁仲武兩兄弟臉上倒是沒有太多慌亂的神色。

他們對視了一眼,便由袁仲文走上前,來到“鬼怖木”車之前的一塊空地上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