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零章全境無鬼的倡議(第2/2頁)
章節報錯
“界石的用途,我想大家都能猜到。我相信,在那個方向,至少還有一塊界石。”
“鬼怪所謀者遠,所圖者大,讓人想起來就有些不寒而慄啊!”
包丁說到這裡的時候,轉頭看了南邊,看向劍冢山鬼域的方向。
鬼火流星雨降世之後千百年時間當中,陸續也有過鬼火流星降臨乾玥洲,不過那幾次的規模與仙人衣最後一舞時的規模不可同日而語。
可是,九州鼎陣早已經損毀,仙人傳承斷絕的情況之下,人族無法知道鬼怪究竟有沒有偷偷摸摸的再弄來一兩塊界石。
包丁的這一番話,尤其是最後點題的那一句,引起了廣場上眾人的共鳴,不少宗師紛紛響應。
近期各地郡司封印的鬼界入口的異動,很能說明問題。
正如包丁剛才所說的那樣,時代在變,當年南轅北轍的兩個主張之爭,現在已經沒有必要多說,一切以眼前大局為重!
何為大局?將乾玥洲上的鬼域全部剷除,還人族一個朗朗乾坤,即為大局!
繼白山國的國主以及翰國的一眾宗師先後表態之後,趙伯姬代表翰國王室再次重申了“全境無鬼”的全新主張。
武國倒也簡單,就是羅中一人便代表了,同樣是認同“全境無鬼”新主張的。
姬國自然不會發出任何不同的聲音。
他們境內境外也已經沒有鬼域了,原本也就影響不大。
這一個議題過後,廣場上眾人的討論又回到了阿拉坦王剛才提過的那兩個問題。
一個是保證南盟宗師們仙人衣方面的配額,由各方勢力、各國共同擔保,確保武國不會對南盟各方勢力進行秋後算賬。
另一個就是說服南盟宗師加入對劍冢山鬼域清剿的行動之中來,需要付出什麼代價或給出什麼酬勞。
周閣老這時開口說道:“最簡單的方法,自然仍是按照天師定下的規矩,解鎖一套仙人衣,酬勞便是另一套仙人衣。”
包丁聽了,撇了撇嘴,知道自己給翰國的“最惠國”待遇多半是被外人察覺到了。
畢竟乾玥洲的仙人衣全都是“有名有姓”,記錄在冊的。
周閣老當然也只是藉機略微表達了一下不滿之意。
畢竟因為那一小塊界石,包丁不僅沒有跟姬國上下計較,同時也算是少收了一套仙人衣作為酬勞。
周閣老對包丁的表情裝作不見,輕咳一聲,自顧自的繼續說道:“我現在想說的其實是,如果南盟的宗師手頭上只有一套仙人衣的話.......這種情況應該如何特例處理?”
周閣老的話,其實也說出了其他人的心聲。
自古以來,不患寡而患不均!
尤其是武國與南盟之間很有一些不得不說的故事,自然不願看到南盟藉著仙人衣最後反而凌駕於武國之上。
這時,就不得不提及南盟那些仙人衣的來歷了。
南盟完成了兩次對劍冢山鬼帝的斬首行動,在那個過程當中從而獲得了劍冢山鬼域之中的大部分仙人衣,其他的幾套仙人衣其實是後面陸續收集回來的。
在絕大多數人族看來,南盟手上掌握的那些仙人衣,其實正是攝提祖師的傳承在劍冢山鬼域的一個十分有力的佐證!
甚至每年經由武國南線前往劍冢山鬼域嘗試試煉的武者、魂師,當中有不少人也想順路瞻仰一番仙人衣,看看到底仙人穿的是什麼仙器。
劍冢山試煉原本就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那些武者、魂師在試煉的過程當中也有不少人被吸收進了南盟的各方勢力之中,成為南盟的新鮮血液。
每年進入劍冢山試煉或者採茶、狩獵鬼怪的魂魄晶石的武者、魂師都要向南盟各方勢力上繳一筆價值不菲的過路費。
畢竟南盟各方勢力盤踞的地方雖說是險要之地,卻無法獲得足夠的補給,很難做到自給自足,只能從武國南三郡就近購置。
結果,收過路費、得罪人的事情全由南盟做了,武國藉著南盟這一隻下金蛋的雞賺了一個盆滿缽滿。
可以預測,如果包丁給予南盟這個小小的地方勢力與翰國相同的優待的話,很容易就會讓武國、姬國的宗師師甚至金帳汗國的薩滿們都離心離德,不利於後續清剿劍冢山鬼域行動的展開。
你偏心翰國也就算了,畢竟是生於斯,長於斯,是父母之邦,是情有可原的。
可是,南盟?憑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