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丁嘿嘿一笑,心中暗想著:“所以啊,我可得提前做好準備。至少先完成《無縫針法》第一階段的修煉啊!”

“事先倒是完全想不到仙人們鄭重其事的提醒的所謂‘無後’,指的是《無縫針法》需要從幼兒時期就開始修煉,打下堅實的基礎。”

“那樣一來,無縫針才能達到繃斷冬蠶絲的威力。”

“這不就是一個‘童子功’嘛!對我而言倒是沒有什麼問題,藝多不壓身,我要是能夠繃斷念線,也就差不多夠用了。不搞那些好高騖遠的東西。”這時,包丁也大致能夠理解當年《無縫針法》與律令

“無縫針”為什麼會一分為二。這兩部分一旦合而為一,極有可能創造出來一個具有弒神斬仙能力的人族來!

不過,包丁這時不由得對當年那一位統一了乾玥洲的三弟子產生了一個疑惑。

那一位多半練的就是

“童子功”,理應是打下了十分紮實的基礎,活個兩三百年的時間,理應是沒有一點問題的。

像總司的閣老,匠師宗主黃敏瑜,是經歷過兩次大潮的魂師。這一份

“長壽”,放之乾玥洲,估計也很難找出第二人了。總司的另兩位閣老,郡司的閣老們,內庫司的趙父,這些都是早已經

“人瑞”很多年了。甚至所謂南司的九言宗主談莫愁,別看他仍是一副翩翩中年的儒雅模樣,其實也已經接近被人稱為人瑞的年紀了。

那麼,那一位三弟子後來怎麼樣了?包丁在總司藏經閣,好奇之下其實也專門找過那一位三弟子的相關記載。

結果發現作為這一位被尊為太祖皇帝的宗師,不僅史料上只有寥寥數語的記載,就連總司對其也是語焉不詳,一筆帶過。

包丁相信那應該不只是因為太祖皇帝修煉了《無縫針法》,多半另有隱情。

尤其是作為一位繼承了《無縫針法》和律令

“無縫針”的人,竟然在功法上面完全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哪怕以衣缽傳人的身份提點後來者幾句也是好的啊!

這就很有一些耐人尋味的意思了。包丁甩甩頭,將雜念拋在腦後。接下來的時間,他將繡仙人

“琴”所記載的內容再次從頭到尾的看了兩遍。確定了不會有任何遺漏之後,這才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翻開了多半是冕服

“玥”所寫的那些東西。在

“正宗”《無縫針法》的基礎之上再來看這一篇文字,很多地方就能觸類旁通的了。

人族武者達到疏脈境之後,已經可以修煉真氣,並且將真氣凝練在手掌指尖作各種運用。

那是因為人族手掌、手指最為敏銳,是體內真氣最適合的進出要道。而無縫針,是採用了相近的道理。

按照《無縫針法》所描述,律令

“無縫針”除了建立仙人與蠶舍利之間那種心有靈犀之聯絡之外,還可以透過這種聯絡操控冬蠶絲,以及操控真氣。

具體的方式便是先以真氣凝練在無縫針的

“針眼”,透過律令的加持、操控以及體內持續的輸出真氣並且凝結真氣,在

“針眼”處形成相當於冬蠶絲的一條

“真線”。不過,這一條

“真線”究竟能夠拉多長,能夠拉多快,能夠織成怎麼樣的一張天羅地網,就純粹是取決於武仙人的修為了。

總之,無論是冬蠶絲為線,還是真氣為線,攻擊方式就是以羅中沒有強行提升至十臂境界之前,在十二章紋擂臺之上所展示的那種為模版。

當然了,如果沒有仙人衣的增幅,威力多半是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和折扣的。

包丁合上《無縫針法》的書頁,心情變得有些複雜。羅中贈無縫針,未必是一番好意,只是把翰國內庫司給將了一軍。

以真氣為線的功法其實不算太深奧,甚至可以說十分淺顯,如果包丁信得過羅中的話,後者多半也願意傾囊相授。

翰國內庫司這時如果還將《無縫針法》藏著掖著,尤其是在包丁已經為翰國解鎖了這麼多套仙人衣的前提之下,就顯得有些居心叵測了。

羅中贈無縫針,這是賣了天師一個天大的人情。到時包丁手頭上如果有合適的仙人衣,難道還不會考慮羅中嗎?

作為代價,羅中付出的是他不能完全發揮威力的一件

“殞兵”,或者說是一件他並不確切的清楚能發揮多大威力的

“殞兵”。這一點倒是要感謝翰國內庫司,將那一本《無縫針法》收藏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