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五行」,指的是四片區域之中的星雲的五種狀態。

金,代表斂聚;木,代表生長;水,代表浸潤;火,代表破滅;土,代表融合。

到了這個時候,這種場合,包丁似乎有些明白了庖道面板為什麼會細分出眼力這一欄。

星辰蒼穹之上,一小片星雲甚至不比一顆星辰大多少,

更別說觀察星雲是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狀態當中!

之所以要費點眼力,費點時間來確定「均五行」,目的就是為了下一步「移節度」。

「移」指的是北斗七星那勺形的「柄」的運轉規律,「節」指的是代表五行的那個五邊形當中的每一條線段,「度」指的是北斗七星勺柄每轉完五邊形一條線段時偏移的角度。

總之,「移節度」的目的就是為了以星宿為標尺。

這樣一來,北極星為中心的北斗七星的「四方」,便能夠劃分成一片一片的扇區。

這時,再將建木神樹四周天帝花園裡的百草脈紋分別啟用,觀察究竟是與哪些扇區的星辰或星雲一一產生諧振,以此進行對應的繫結。

這樣一來,建木神樹四周的「四方」便與北極星、北斗七星四周的「四方」一一對應了起來。

建木神樹頂上那一個人像或不知名種族的塑像,其作用就是類似於司天監觀測地龍翻身時所用的地動儀,指明地震發生的方向。

五行當中有相生相剋,以此為據,便可以推算出斗轉星移之趨勢。

「均五行」的五邊形,相鄰的每一條線段或對角線,就對應著相生或相剋。

每當相生或相剋發生之時,斗轉星移之間的便會產生外溢,急需要一個宣洩的途徑,或宣洩的口子。

這種外溢,才是太虛律令「建木」所借用的天地之威。

這當中的關鍵有兩點,一個是諧振,另一個是借用。

所謂借用,便不是指揮,不是仙人神像指哪打哪,而是一種近似於天人感應的關聯,有一個先後的順序。

先有星宿變化在前,後有透過諧振製造出來的宣洩口子。

太虛律令「建木」的打擊區域之大小也不是由仙人神像所定。

只是對於鬼界強行開啟的鬼門那種巨大的尺寸,或是鬼怪獸潮那種蟻群一般的密集程度,都十分適合,基本上沒有什麼失手的可能性。

這就好比是一個匪夷所思的戲法,當其中的訣竅被揭露出來之後,很多人便會感嘆一句,不過如此!

事後,能夠變出那個戲法的,仍是那些被稱作是江湖術士的人,觀眾仍是觀眾。

不過,話又說回來。太虛律令「建木」雖然擁有毀天滅地之威力,卻也有無法忽視的缺點,或者說是不足之處。

包丁已經完全掌握了太虛律令「建木」之後,正在思緒萬千的時候,突然又有了一陣的晃神。

這一陣晃神,仍是像漫步於林蔭小道時無意之間抬頭看了一眼,恰好迎著穿過樹葉投射下來的陽光,被突如其來的一陣光亮晃著了眼。

等包丁回過神來的時候,他已經回到了乾國王宮前的十二章紋器陣當中,身邊四周那種柔和的光芒正在逐漸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