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中那一位是滿頭銀髮的老婆婆,看上去年約七旬,杵著一個老根的龍頭柺杖,從柺杖上時隱時現的脈紋來看,這顯然也是一件仙器。

銀髮老婆婆衣襟上的金針,十分特別。看書喇兩頭圓鈍,沒有針眼,針身上面同樣有脈紋時隱時現。

銀髮老婆婆左右的兩位仙人,也是人族,看起來稍微年輕一些,也有約莫六旬左右的年紀了。

他們衣襟上的金針與銀髮老婆婆的金針又有所不同。左邊那一位的一根金針是長針尖,有針眼,而右邊那一位一根金針則是像針炙所用的,那一小截針尖跟髮絲一般粗,同樣也有針眼。

銀髮婆婆對右邊那一位仙人頷首示意了一下,說道:“有請毫針仙人代我與長針仙人檢驗一番。”

“好的,大針仙人!”毫針仙人躬身應了一聲,便上前一步從繡仙人

“琴”的手上接過了那一個冬蠶。毫針仙人取下自己衣襟上的金針。針尖上探出兩根白色長柔毛出來。

這兩根白色長柔毛,一根找準了冬蠶繭層上的線頭,另一根探進冬蠶當中,然後兩根白色長柔毛向左右一分,就把這麼一個冬蠶給

“抽絲剝繭”了。看上去,好像只不過是解開了一個蝴蝶結一般的輕鬆。

實在無法想象這一位毫針仙人究竟是怎麼找到冬蠶內的線尾的。冬蠶絲散開來之後,露出了一枚樣子十分奇特的東西。

這時,一道光柱從天而降,落在這個東西上面,徘徊了一會兒,光柱便斂去了。

毫針仙人將手上的這個東西呈給了大針仙人,說道:“蠶舍利一枚,請大針仙人查驗!”相對於天蠶絲內的蠶芯而言,蠶舍利則是十分巨大。

被交到大針仙人手上的這一枚蠶舍利,幾乎跟常人手指一般長短粗細!

蠶舍利表面像海參的表面一般,是一小簇一小簇的白色長柔毛,聚攏在一起形成了一個一個尖尖的突起。

單單一小簇白色長柔毛一旦舒展開來,數量便是在一千根到兩千根之間!

這樣一枚蠶舍利,上面的白色長柔毛數以萬計,甚至數以十萬計!天蠶的每一次進食,包括對天帝花園百草脈紋的修剪以及嫁接,其實也是它們修煉的一部分。

尤其是天蠶開始吐絲結繭之後,每一次都相當於是破境提升。天蠶吐絲需要積蓄足夠多的、能夠轉化為蠶芯的活性。

而天蠶絲內蠶芯的活性,日積月累之下便能形成這種蠶舍利!不過,這種機率其實是極低的,約莫一萬隻冬蠶當中才會出現一枚蠶舍利!

大針仙人屏氣凝神的在蠶舍利上上下下看了一遍,這才將蠶舍利交給另一邊的長針仙人。

她叮囑了一句:“你們先把蠶舍利的喜事報給主宰神座聽,請主宰神座裁定這一枚蠶舍利如何使用。”

“我老太婆就在這裡跟‘琴’聊會兒天。”毫針仙人與長針仙人應了一聲,躬身而退,直接飄落一樓大堂,朝外面去了。

繡仙人

“琴”自然知道大針仙人這是要親自指點自己一番了,但是嘴上還是得客套一番。

她說道:“大針仙人日理萬機,‘琴’不敢耽誤大針仙人的寶貴時間。”大針仙人微微一笑,杵著龍頭木柺杖就往房裡面走,隨口說道:“不耽誤!不礙事!我這個老太婆難得忙裡偷閒,你這個小姑娘可不要把我往外面趕啊!”繡仙人自然順水推舟,連說不敢,然後將大針仙人迎進了房間,在會客區找了兩把高背椅子,隔著一張矮腳茶几坐了下來。

繡仙人

“琴”奉上了採自天帝花園百草的仙茶,兩位仙人寒暄兩句之後,大針仙人便直奔主題了。

她拿茶蓋輕輕颳著茶沫,漫不經心的問了一句:“‘琴’,你的天書修煉得怎麼樣了?”繡仙人

“琴”立即坐直了身子,答道:“弟子確實有些疑惑想向大針仙人請教。”大針仙人啜了一口茶水,發出一聲愜意的嘆息來,這才點頭道:“說說看,都遇到什麼困難了。”繡仙人

“琴”繼續說道:“弟子自知天書修為不夠精深才是根源。可是,每當天書一筆而成的時候,都會有已經掌握了這一個天書精髓的錯覺。”

“而當眼力修為又有所提升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之前一筆而成的天書其實仍有不少的瑕疵,仍有不足之處。”

“弟子的問題便是,為什麼這種情況會反覆出現,並且似乎並不影響我們使用天書甚至仙人衣?”大針仙人微微一笑,將茶盞放在茶几上,這才答道:“以我們人族仙人為例。以手指書寫出來的天書,與脈紋完全一樣是不可能的,關鍵其實是在於能夠引起諧振的程度之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