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丁倒是想脫離這一隻蟲子,至少到更高的地方俯視一番,看看現在這裡到底是什麼地方,以及為什麼會有這種神奇的蟲子。

在蟲子對這一株百草脈紋進行修剪的同時,包丁也發現了,這裡似乎並不止一個太陽!

並且這裡的魂魄元力極為充沛,魂魄元力的潮汐也更加的澎湃。不過,有一件事情倒是不會改變的。

那便是同樣會有日升日落。當所有的太陽全都落到地平線之下,夜色便會降臨。

然後,蟲子便會進入一種短暫的休眠狀態,等到日出的時候,再來繼續昨天沒有完成的進食、行程。

不知不覺當中,包丁已經記不清自己究竟在這裡經歷了多少次的日升日落。

他只知道,這裡的面積遠比神農山的雲上神殿還要大不少。這裡估計也遠不止百草。

此外,這裡還有不少跟包丁一樣的蟲子。粗略一數,約莫有好幾百只。

這時,包丁也察覺到了。這種蟲子雖然極有眼力,還擁有吞食脈紋邊角料的天賦,但是它們在其他方面真的就很普通了。

包丁如果不是與其他的同族見了面,還真不知道在它四周還有這麼多的蟲子。

這種蟲子顯然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補充哪些百草脈紋的哪部分的

“邊角料”。有時它們會在一株百草上面盤桓良久,在這一株百草上面花掉數次日升日落的時間。

有時它們又會只在一株百草上面稍作停留,取得少量的

“邊角料”便趕往下一株百草。有時它們甚至不是挨個的收集百草脈紋的

“邊角料”,而是越過其中一兩株或三四株而到附近另一株百草,細緻耐心的驗視一番之後,才開始它們的進食。

看起來,在這些蟲子的心中似乎都有一本自己獨一無二的

“食譜”。至於蟲子進食的具體方式,其實是透過它們的

“口器”。如果將花兒祖師那一把藥鋤比作是令字,那麼蟲子的口器便至少是律令!

那種白色長柔毛的數量,成千上萬!蟲子們便是透過它們這一種天賦異稟的口器從百草脈紋上面極為精細的裁剪下來或多或少的

“邊角料”,有時也會對百草脈紋進行嫁接的操作。經過這麼一段時間

“身臨其境”的觀賞,包丁反而覺得這種蟲子對百草脈紋

“邊角料”的裁剪,或對百草脈紋的嫁接,其實更像是對樹木的修剪、嫁接。

也許將蟲子比作是這處百草園的園藝師也是可以的。事實上,根據包丁觀察的結果,蟲子將百草脈紋多餘的邊角料給修剪下來,又或者是嫁接之後,百草脈紋便會更茁壯在生長。

而蟲子活動的這一大片區域當中,並沒有花圃,也沒有什麼建築,彷彿就是一個巨大的花園,具有脈紋的百草幾乎是隨處可見。

有一天,幾位冕服仙人在附近出現,他們從花園之中挖走了幾株百草。

。從他們的交談當中,包丁才知道這種蟲子有一個非常貼切的名字。它們被冕服仙人稱之為

“天蠶”!而包丁之所以覺得貼切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這種

“天蠶”同樣會吐絲!天蠶不僅僅會吐絲,同樣也會結繭。這個時候,便能知道為什麼天蠶專門挑那些百草脈紋的邊邊角角來進食了。

與包丁分享視角的這一隻天蠶,先是找了一株百草上面適合的枝幹部位作為簇枝的框架,先是結成了繭網,作為結繭的支架。

繭網之後,便是繭衣。繭衣仍然是繭的外層。之後便是繭層。直到這個步驟,天蠶絲當中才開始出現那些百草脈紋的邊邊角角。

當然了,此時那些邊角料之間早已經完全相互融合成為完整的一條脈紋。

不僅如此。這些天蠶絲脈紋與那些絢爛的百草脈紋不同。天蠶絲的脈紋總共只有五種顏色。

分別是青、黃、赤、白、黑五色。這五種顏色或接連出現,或間隔出現,看上去並沒有嚴格或者明顯的規律,倒是有些像是一長條的綵帶。

這些綵帶一般的天蠶絲在天蠶的操控之下,排列得極為規整,比線球還要規整。

但是由於這種天蠶絲原本就是五色,在繭內看去,色彩出人意料的呈現出一種極為明顯的規律以及.......圖案!

不過,繭內的圖案與章紋的區域性或者十二紋章,沒有任何共通之處。在這個過程當中,天蠶不可避免的日漸消瘦,體型變得越來越小。

當繭內圖案完成的時候,天蠶也正好吐完了最後一根天蠶絲!至於後面究竟有沒有破繭成蛾,還是直接被仙人們繅絲用於紡織,包丁就不得而知了。

因為他已經被迫退出了那一條天蠶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