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輪轉”!

“矛盾輪轉”,可以任意將矛級、盾級相互轉換。那麼,宗師的

“二十級”標準,或許就算是仙人的門檻了。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提升自己的盾級呢?

難道還是透過最初的

“自相矛盾”模式?當初晉級武宗之後庖道的提示是可由自相矛盾

“切換”至矛盾輪轉,而不是

“替換”,即是說.......包丁隨即意想

“自相矛盾”,並且選擇了

“盾”。完全可以預想,這又將會是一次主動找虐的修煉。下一刻,包丁出現在一小山谷之中,面前一左一右浮現出兩個身穿紅色武者服的包丁。

這兩人便是包丁之前修煉曾使用過的輔助修煉盾級的

“庖盾”。那兩個

“庖盾”也不跟包丁打什麼招呼,直接分別釋放出了一尊雙臂武意神像,然後便朝著包丁左右夾擊而來!

包丁也沒有什麼好猶豫的,直接招出自己的武意神像來,準備迎戰。不過,他隨即就發現了不妥之處,也知道了為什麼兩個

“庖盾”只不過是雙臂武意神像。那是因為包丁自己釋放出來的也不過只是雙臂武意神像而已。

這三尊雙臂武意神像,高度、色澤的清晰度、亮度等等方面在修煉最初時是一模一樣的,就像是從同一個模子裡面倒出來的。

都是一手劍訣,一手闊劍。而等到兩個庖盾一左一右撲來,其中一個庖盾雙手向下一翻,劍訣、闊劍便消失不見,變成了長拳的套路、招式!

另一個庖盾則只是將劍訣的那一隻手掌向下一翻,空出來的這一隻手握上了闊劍的劍柄,變成了雙手劍!

包丁雖然大吃一驚,卻並沒有慌亂,畢竟他是透過實戰一路晉升到八臂武宗的,可沒有半點的水分。

包丁武意化出雙腳來,一手向下一翻,由劍訣轉成了空手,那是一個詠春拳的起手式,另一手仍然是闊劍。

武意的全身模式,移動速度不可能快,否則必然會影響武意神像的穩定性。

因此包丁武意腳步便是運用頗為精簡的梅花樁步法。這一步,以空間換時間,便為包丁武意贏得了可以單獨面對一個庖盾的先機。

雖然兩個庖道的攻勢幾乎是不分先後的,他們同樣也使用了武意的全身狀態,亦步亦趨的追著包丁。

但是經過包丁武意的這麼一番以空間換時間的應對,往往便能夠形成一個包丁武意可以掌握的時間差,從而將兩個庖盾的聯手拆分成區域性的一對一。

當然了,包丁的這種拆分在最初的時候其實是相當地手忙腳亂的。他之所以還能應付兩個庖盾,只是因為他八臂武宗的眼力仍在,只需要稍微換位思考一番便也能猜到庖盾的進攻從哪裡發起,大概會使用什麼招式以及應該如何拆招。

或許,也可以說包丁目前的矛級實在是超出盾級太多,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包丁以一敵二,慢慢的,不知不覺當中,便開始漸入佳境。就在包丁已經可以不需要刻意的尋求時間差還逐個擊破的時候,第三個庖盾出現了。

包丁原本還想著已經可以結束此次的修煉的了,眼見這種情況也是禁不住咒罵了一句。

這可不是簡單的增加一個對手。庖盾的左右夾擊和庖盾的品字形站位,防守的難度幾乎頓時就翻了一番!

包丁武意再想要透過空間換時間,就沒有那麼輕易了。三個庖盾極大的壓縮了包丁的活動空間,這也意味著包丁武間所能夠換取的時間的大幅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