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玥歷1317年四月初六,青石城,內城牆。

從城牆上向外看去,旌旗招展,青石軍團排著齊整的方陣,分別列在水城門之前的河道兩側。

青石士卒一個個都是盔明甲亮,精神抖擻。

青石軍團左右兩側,則是目前青石城附近的村民。

這些村民密密麻麻,人頭湧湧,數量看上去比青石軍團的十萬大軍還要多出不少。

穿著民團統一號衣的青壯手持鐵矛,維持著秩序,將村民與青石軍團隔開來。

河道兩側的人山人海,形成了夾道歡迎的陣勢。

包丁抬頭看了天時,然後對身邊的親衛說道:「吉時已到!掛匾額!」

命令層層傳達了下去。

沒過多久,水城門兩岸便響起了陣陣的歡呼聲。

一艘普通的葉輪船由河道遠處乘風破浪而來。

青石城南面的這一段河道已經多次疏通、拓寬,就算是五層樓船也可以放心的在河道之中航行。

這一艘葉輪船獨特之處便在於,她是青石軍團與武國東江軍團交接半支水師的戰船之後特意留下的唯一一艘葉輪船。

大多數人都以為,這多少有點不敢忘本的寓意在其中。

只有青石軍團極為核心的寥寥數人才知道衛將軍下令時,那是在紀念霹靂水龍的不世功勳!

葉輪船的船艙上放置著一塊巨大的匾額,拿喜慶的紅布仔細的遮罩著。

沒過多久,葉輪船就來到了水城門之下。

幾條紅繩從水城門的城牆上垂了下來,將那匾額繫好,升了上去,穩穩的落在了水城門正中那一個預留的位置上。

幾個青石士卒和工匠在水城門上下忙碌著,很快就把匾額固定在了那裡。

這時,包丁已經來到了水城門的城牆之上。

一位頭戴起花金頂官冠,領、袖俱用石青色妝緞的官員早已經候在那裡了。

官員見到包丁,便主動迎了上來,對包丁拱手道:「下官見過衛將軍!」

包丁回了禮,寒暄了兩句,便直入主題說道:「要不郡守大人還是先揭匾吧!」

官員告罪一句,便走到了城牆邊上,在一根紅繩上輕拉了一下,罩在匾額上的紅布便落了下去。

一塊古樸的石刻匾額出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石匾上龍飛鳳舞的三個大字:青石郡。

揭匾之後,觀禮的二三十萬人頓時就沸騰了!

「快看!聽說那三個字可是王上親筆所書的。你可別說,王上的書法看來是極好的。」

「終於不再叫做青石城,而是青石郡了!」

「我們還是來晚了一步。青石城之戰當中的那些村民,可都已經提前拿到了各自的地契!」

「這裡日後可是郡治之所在,一紙地契可老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