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三十三個連筆令字「銳」像貼窗紙一般加到了劍身上,完成了這一把斬鬼。

那些連筆令字與鱗甲斬鬼相互融合之後,就像是劍身上精雕細刻的飾紋一般,精美絕倫。

這一把魚鱗劍看上去其實有些像一把青銅劍,比手臂略長,劍身扁平,鱗甲兩側的鋒銳在重疊、連線在一起之後,便像是鋸齒一般,形成了左右兩道極為獨特的劍鋒!

包丁嘗試著將無間正氣凝結在這一把斬鬼魚鱗劍之上。

當無間正氣由劍柄處漫到了劍鋒上,劍身上地連筆令字變得像流星一般耀眼。

斬鬼劍之上,瞬間就形成了一段近九尺長的劍芒!

而當包丁意想庖道面板地「矛盾輪轉」之時,無間正氣轉眼之間便在劍芒的刃尖上形成了一個光點!

包丁弄出來這麼大地動靜,自然驚動了廂車四周的正氣團員。

尤其是四臂武意神像境界的聞名。

他對包丁那一把斬鬼魚鱗劍鋒刃上的無間正氣所蘊含的恐怖力量,竟然莫名的生出了一種無法抗拒的感覺來,臉上更是罕見的出現了大驚失色的神情!

趙康、鐵崑山、白翁三人離得最近,甚至在第一時間便啟用了全身的真氣來抵抗這種天地之威!

就連冷靜大魂師、全聚得大魂師兩人都是不約而同的啟用了各自的殞器!

包丁見狀,連忙斂去了無間正氣,臨時將魚鱗劍收進了桃木劍匣一側的弓袋內。

原本是收放桃弓的袋子,裝下一把手臂長的魚鱗劍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倒也十分適合。

正氣團員們此時自然也都回過神來。

聞名看著包丁身後的那個桃木劍匣,驚歎道:「聽說當年攝提祖師手中就有一把斬鬼龍鱗劍,也是由魑蚺鬼帝蛇信的斬鬼鱗甲所完成的。」

包丁原本就想轉移眾人的注意力,好緩解一下有些尷尬的氣氛,便問了一句:「龍鱗劍?好名字!那得有多少塊鱗甲斬鬼啊?」

聞名雙手比劃了一個數字,答道:「八十一塊。」

包丁恍然道:「難怪叫做龍鱗劍了。古人有云,龍,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

包丁心情大好,正打算賣弄一下自己的文采,卻發現眾人似乎根本沒有聽說有哪一位「古人」說過這麼一番話。

聞名還讚歎道:「攝提總司藏書冠絕乾玥大陸,果然是名不虛傳啊!」

正氣團員們早已經對包丁種種匪夷所思的表現或言論習以為常了,也不會去深究乾玥大陸之上從來不曾出現的「龍」,為什麼會被攝提祖師引入。

包丁隨便找了個藉口支開了眾人,這才若無其事的意想庖道面板。

其實結果也是預料之中的,畢竟只有三十三塊斬鬼鱗甲,怎麼也不可被一向挑剔的庖道面板認定為「龍鱗劍」的。

這一件鬼斬劍雖然打製完成了,卻根本沒有資格出現在庖道面板之上。

只是,包丁心中多少還是有些好奇的,不知道當年的攝提祖師是透過庖道完成了「龍鱗劍」,還是單純的透過書寫連筆令字而完成「龍鱗劍」的。

這當中或許有包丁目前還沒有想明白某個關鍵之處。

包丁所統領的這一路人馬在日上三竿的時分便找了個合適的地方紮下了車陣,休整一番,只等入了夜之後便會嘗試奔襲雁北關。

車陣所在的位置,是一座小山谷之中,距離雁北關只有四十里左右的路程。

白山行營是漠北精銳之師,急行軍的話只需要一個半時辰的時間便能到達關下並趁夜發起突襲。

包丁還得在這裡等著魑狼騎和遊騎探查完彙報的各種情報,然後

再製定出一個穩妥的方法,爭取透過夜襲一鼓而下,拿下雁北關。

這是包丁第一次獨自領軍攻堅,他還特意製造了一座雁北關區域的沙盤來給將領們講解自己的作戰意圖和計劃。

隨著暮色漸濃,由各路探查到的情報陸續匯總到了包丁身邊的矮几之上。

等到大帳內的油燈點亮時,鷹奴也完成了對敵的偵察,進了大帳,一邊喂著獵鷹,一邊等在一旁。

包丁已經將收集到了情報進行了匯總,然後在一張草紙上寫寫畫畫,又忙了近一刻鐘的時間這才停下手來。

他轉頭對鷹奴笑了笑,說了一句:「來了啊!過來看看,你來對這個沙盤進行糾正吧!」

鷹奴得了包丁的首肯,這才敢走近了一些,在沙盤邊上細細的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