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帳汗國的左路軍,右路軍為了各自立下的軍令狀,所展開的攻勢從一開始就十分猛烈,幾乎是不計傷亡的打法。

成功奪下城牆之後,兩路的統帥清點了戰損,約莫是自己一方三千餘傷亡換了守軍近兩千人的傷亡。

這一筆賬,似乎並不算虧。

但是,當簡單休整完之後的左路軍、右路軍先後遇到了第二道攔路的城牆之後,他們已經預見到了接下來的戰事恐怕就會像一個磨盤一樣。

這些明明開戰之前還沒有影子的城牆,就是那石磨;金帳汗國的大軍,就是那些看起來很硬的豆子;白山國的大軍就是那拉磨的騾子。

最終估計冒著熱氣的豆漿會澆灌在老虎道的每一寸土地之上.......

東路統帥看著面前的城牆,臉色陰沉,喃喃道:「希望白山國不是打算用這種水渠放水一般戰術來拖垮我們的大軍吧.......」

白山關的正面戰場之上,戰事並沒有比左路軍、右路軍好多少,甚至情況比前一天還要糟糕了一些。

因為,白山國守軍昨夜估計沒怎麼閒著,從白山的雪線之上弄下來不少冰塊,敲碎了化成了冰水,然後.......

直接澆在了白山頭的城牆外側。

大漠之中,夜裡幾乎是可以滴水成冰的嚴寒。更何況是這白山之中?!

這就導致了現在的白山關看起來像是一座冰城!

這些頗為厚實的冰層,如果按照正常速度來完全融化的話,至少到等到午後甚至黃昏的時分去了!

在這期間,難道金帳汗國的大軍就待在自家的營寨裡面數螞蟻嗎?!

並沒有!

金帳汗國佈置在正面戰場的這三支圖騰旗軍,兵力約莫仍是守軍白山營兵力的三倍之多。

冰城只是限制了武者快速登城而已,對大軍蟻附攻城的影響其實並不算太大。

於是,戰鬥開始向消耗戰的方向滑去。

阿史那祖再次親臨戰陣之前督戰。

今天的阿史那祖,頭腦似乎清醒了許多。

前面幾波的攻勢都是以抓鉤木梯為主的強攻來吸引守軍的石彈。

白山關守軍的石彈固然射程極遠,但是同樣的,石彈搬運同樣也相當困難。

這就導致了白山關兩側的石彈尺寸越來越小,從幾乎有石磨大小的石彈,很快就變成了只有西瓜大小。

拋石機也不可能無休止的拋射,一些部件因為磨損也是需要修復甚至是更換的。

到了這時,阿史那祖便下令出動等候多時的幾架雲梯,進行第二波的強攻。

阿史那祖沒有任何保留,將自己的沙蠍侍衛、圖騰旗軍中的武者,全部壓了上去,搶上城牆。

白山營在失去了拋石機叢集打擊的高效壓制之後,也沒有太多更好的辦法對敵軍進行殺傷。

雙方真正的戰鬥,便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