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重啟鬼門的殞石或殞鐵,則普通認為是出自鬼帝之手,從鬼帝的宮殿之中以某種方式拆分出來的。

鬼帝的宮殿,就是鬼帝的老巢,是當年那一場鬼火流星雨當中體積最大的那些殞石、殞鐵。

每年因為各種原因而葬身於鬼域之中的武者、魂師不在少數。

這些人族身上攜帶著殞兵、殞器,通常便會被彙集到了鬼王手中,再進獻給鬼帝。

這一部分的殞兵、殞器,同樣會作為開啟鬼門的「鑰匙」。

包丁落後趙仲半步,聽著他將鬼域大潮的前世今生娓娓道來,心潮起伏。

因為,距離上一次大潮,已經過去了八十餘年的時間。

乾玥大陸上的宗師,幾乎有大半是在那一次大潮之後才完成了宗師試煉,相續湧現出來。

穿過門洞,眼前豁然開朗,一眼便望到了京城的內城牆。

內城牆之內,便是王宮。

內牆身為紅色,頂覆黃琉璃瓦。

牆高一丈八尺,下寬六尺五寸,上寬五尺二寸。

內城牆周長十八里有餘。

這樣一圈紅牆黃瓦,將一座舉世無雙的城中之城,從京城眾多的雄偉建築群落當中,給勾繪了出來,鶴立雞群一般!

趨仲邊走邊為包丁介紹道:「其實,京城與內城之間,原本還有十二座門。它們的存在使內城和京城之間增加了一道防線。」

「後來,太祖將那十二座城門盡數拆除,修建了大陣,護衛京城。」

「京城二十餘萬戶,近百萬人口,乃是乾玥大陸第一大城!翰國大半的人口,便集中在京畿地區。」

「毫不誇張的說,京畿地區的興盛和安危,關乎翰國的國運。」

包丁一邊聽著,暗自點頭,一邊也用心感知著內城大陣那磅礴恢弘的魂元力、魄元力的運轉。.

這一座大陣,收集了當時翰國超過一半的殞鐵、殞石,歷經一十七年才算是修建完畢。

當時翰國的太祖甚至調侃了一句,說是自己的皇陵都沒有修建這麼長時間,更沒有花那麼多的錢。

大陣初建成之後的五十年間,又進行了數次的擴建,這才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和威力。

趙仲畢竟只是武宗,只能是引用器陣宗主的原話來點評大陣:「大陣的效果,就是在王城區域內製造出針對鬼怪的「灰***域」。」

須知在絕大部分建築只是平房的時代,百萬人口的一座大城所覆蓋的面積是相當大的一片區域。

大江一條支流:浣紗河,從王城蜿蜒流過,是京畿地區最為主要的水源。

橫跨浣紗河之上最大的一座木橋,寬六丈,長三百八十步。

王城之中,共有一百零八坊,九市,城牆周長達七十餘里。

這一圈城牆甚至被京畿人士親切的稱之為「百里防線」,乃是京畿地區的最後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