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對於劍的鑽研雖然不算太深,卻也理應足以應付絕大多數先天境武者了。

然而,他遇到的對手是包丁。

包丁有一門獨一無二的武學,在庖道面板之上是沒有矛級或盾級的,甚至可以理解為是沒有限制的!

這一門武學名為《正氣劍》!

於是,在雙方仍是不使用真氣的前提之下,兩人竟然勉強打了一個平手!

正氣劍,坦坦蕩蕩,浩浩湯湯。

此時,包丁摒棄了真氣的正氣劍,反而似乎有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蛻變在悄然發生著。

聞名在拆招時,已經將其他兵器的武學之理融入劍式之中,一招一式之間,看似接連不斷,卻又交待得清清楚楚。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包丁浩蕩凌厲的劍招,隨著一首《正氣歌》,畫風突變,似乎變成了劍舞!

隨著包丁口中吟唱著詩句,劍招出現了斷斷續續,幾乎沒有一招是使完了的。

有時,包丁僅僅只是一個微妙的眼神,劍尖幾不可察的左右擺動,或者是握劍的手型悄無聲息的轉變,又或者是腳尖不丁不八步法.......

便能將聞名的招式給破解了!

聞名這一邊,像是大殿之中一場豪華的宮廷歌舞,樂師、舞姬之間配合默契,表演如同行雲流水一般。

而包丁這一邊,卻像是完全不受這靡靡之音的影響的高僧,安坐於大殿正,手中木魚不緊不慢的敲著,心中坐著一尊佛,口中誦著佛旨綸音。

一時之間,便已經心無旁騖。

聞名看著包丁已經完全進入了一種既將破境的玄妙狀態之中,便退出了場中,將空間騰了出來,在一旁為包丁掠陣,隨時準備應對一些突發狀況。

聞名看著包丁手中的劍,以及那浩然的劍舞,若有所思的咕噥道:「這是以劍為筆,以令為字,寫下了這一首詩。」

「詩中的境界,浩然坦蕩,一身傲骨,完全融入了劍舞之中啊......」

「咦!?不對啊!這.......這是「勢」!」

就在這時,包丁手中的桃劍斜斜的往一側挑了上去,看上像是完成了一幅酣暢淋漓的書法之後的那一個收筆的動作。

這一個看似平平無奇的動作,既是筆走龍蛇,龍飛鳳舞之後的結束,似乎同時也將字句之中蘊含的精氣神延伸到了潑墨和紙面之外,渾然一體!

就在不久之前,交談間,趙仲甚至已經開始向包丁灌輸一些關於武學招式的「勢」。

「勢」,算是一個招式之中的「武意」。

什麼時候「勢」能夠蓄滿了,「武意」就水到渠成了。

現在,包丁的水渠之中,開始蓄水了!

包丁仍沉浸於那一種「勢」之中,這種玄妙的頓悟,時間延續得越長,對包丁的好處越大。

聞名自己的收穫,其實更大。

他親眼目睹了一位先天中品自行領悟「勢」的全部過程。

「勢」,對於聞名來說,自然是早已經就掌握了的。

甚至可以說,在他剛才那些隨意切換的招式當中也都或多或少的蘊含有「勢」。

那一首《正氣歌》,是包丁頓悟的內因;聞名的那些含而不露的「勢」,是包丁頓悟的外因。

聞名呆呆的看著包丁手中仍是十分隨意的撇向一邊的那一把桃劍

,咕噥道:「原來,是缺了精氣神啊.......」

「原來,之前那些精妙到了極致的招式,只是徒具其形,未得其神啊........」

聞名,至此也自然而然的陷入到了一種頗為玄妙的境界之中。

練功房之中,出現了一片空無一物的寂靜。

過了良久,包丁最先回過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