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萬的聖山大軍畢竟還是有底子的,在軍官的催促之下不停抱怨著,紛紛爬起身來,找到自己的兵器裝備,以及各自直屬的長官,開始集結列陣。

如果再給他們半柱香的工夫,多半是能夠以一種嚴整的陣形迎敵的。

可惜,根本沒有那麼多時間。

轟轟隆隆!

萬馬奔騰的動靜,是從白山部的方向傳來的。

最先從那些沙丘之上顯現出來的,便是聖山大軍上下已經全都能夠辨認出來的數十面漠北旗!

那幾個失足摔下來計程車卒口中所說的形成了兩翼的騎兵,已經完成了大規模、大範圍的迂迴,將這兩三萬聖山大軍的退往白山部的退路給徹底截斷了!

這些騎兵的規模絕對不是所謂的“千軍萬馬”,至少得有三萬騎甚至四萬騎的規模。

漠北人所有能夠調動的騎兵,或者說騎馬的步兵,多半已經全都集中在了這裡!

而那幾個失足計程車卒口中所說的“十萬人”,都是步兵,已經擺成了數十個千人隊的方陣,將聖山大軍來路的那些沙丘全都佔領了。

漠北人利用騎兵強大的機動性,與自己一方的數萬步兵,在白山湖區域,完成了對聖山大軍“斷後”的這兩三萬人的口袋。

隨著漠北人大軍的合圍,這個口袋的口子,已經越扎越緊了。

緊得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棄械投降者不殺!”

“棄械投降者不殺!”

“棄械投降者不殺!”

漠北人的大軍只是從四周的沙丘之上緩步的向前逼迫,並沒有立即開戰的意圖,反而是齊聲高喊著勸降的話。

聖山大軍,想逃......那是肯定逃不過四條腳的!

想打?漠北人估計只需要一波攻勢就可以徹底擊潰這些被博爾塔部落加了料的食物所“荼毒”不輕的聖山大軍士卒。

當漠北人的陣前出現了數千手執水囊的武者以及兩三千的弓手的時候,對石脂水已經形成了杯弓蛇影的聖山大軍士卒,從萬人長以降,到最普通計程車卒,不約而同的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

他們紛紛放下了手中的刀槍.......

等到漠北人的大軍繼續向著白山部挺進時,留下來押送這些聖山大軍“原路返回”的,其實只是一些身上有明顯奴隸烙印的漠北人,還有一些老弱甚至是半大的孩子。

直到此時,聖山大軍的幾位萬人長、千人長才算是想明白了。

漠北人的大軍總數多半確實是有十萬人打上的。至少看上去是這樣的。

但是這些據說已經恢復了自由身的奴隸以及來自漠北各部的老弱、少年,來這裡的目的彷彿就只是負責押送他們這些降卒,返回他們在漠北的礦山、林場、牧場等等需要大量人口去勞改的地方。

剛才如果真的開戰的話,雖說最終多半還是會輸,卻並不是完全沒有一戰之力的。

哎!在漠北戰場之上接連的失利,這一支已經沒有了士氣的兩三萬人的大軍,在這種看似絕境當中,竟然一箭不發就投降了......說多了都是淚啊!

刨去漠北這兩萬左右的武裝押送人員,向白山部快速穿插行進的漠北大軍其實仍有七八萬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