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玥歷1315年四月,包丁幾乎是馬不停蹄的到達了新月港。

涼爽的海風吹拂著,包丁趕路的枯燥也被吹走了不少。

新月港的駐軍統領雖然認出了包丁這一位“鬼域幽靈”的樣子,卻還是公事公辦的驗過了包丁的虎頭腰牌才把包丁放進新月港四下看了一遍。

此時的新月港,已經變了一個模樣。

最初有些因陋就簡的營寨的外圍,已經加建了石塊城牆,一座更加堅固的要塞眼下已經是初具雛形了。

再往前約莫數里路的距離,興建了一座採石場,就地取材。

石料的來源,正是由那一段天山餘脈到達海邊的那些山體之上。

而港口內已經停泊了七八艘大小船隻,大多是數百料上下的硬帆船,僅有一艘相當於是巨無霸一般的千料大船。

據說翰國鎮北軍對石門防線原本的補給線正是走的海路。

後來因為千島鬼域的持續擴張,海獸的數量劇增,補給一趟的各項損失過大,這才不得不取消了這一條最佳的補給路線。

聯想到上一次鬼獄的獄卒們竟然參與了其中一部分頗為關鍵的戰鬥,包丁禁不住猜想鎮北軍打算重啟這一條海上補給路線了,已經在做一些前期的試航了。

反正這些硬帆船走近海路線往返還是沒有問題的。

這樣一來,補給的效率必然得到極大的提高,石門防線的防禦能力、持續作戰能力也都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當然了,水源的補給仍然需要尋找更適合的方法。

不可能讓一支船隊千里迢迢的到達新月港,只是運送了數萬人所需要的清水。

甚至如果戰事不利,鎮北軍不得不放棄石門防線時,要塞與毗鄰的新月港,將成為守軍完成大撤退的最後據點,能夠從海路分批撤走鎮北軍士卒。

眾所周知的,蠻族所擁有的帶有“舟”字的交通工具,除了“沙漠之舟”的駱駝之外,就沒有其他“舟”了。

包丁大致看了新月港的修建進度之後,對鎮北軍再次經營石門防線的思路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推斷。

他接下來的行動也將盡量配合鎮北軍的防禦佈局策略。

或許他自己也沒有發覺,在擔任團長一段不短的時間之後,他的思維方式已經在潛移默化當中向著領導者的角度在轉變著!

包丁翻身上了馬,由新月港口趕到了石門關。

來到這裡,包丁便感受到了戰前的緊張氣氛。

從破曉到晌午,石門關外廣袤的荒漠上,數以百計的鎮北軍的遊哨時常會與蠻族的小隊輕騎相互獵殺,以此來試圖查探對方的兵力部署,或者暫時達到遮蔽戰場的目的。

接待包丁的是駐守石門關的其中一位師帥,他在關口城牆上大致比劃了一番,說道:“現在的石門關,基本上已經恢復到了鬼域擴張之前的水平。”

“當然了,如果輜重補給能夠達到當年的同樣水平就更好了。”

“現在還沒有正式開戰,守軍的水囊就已經開始提前進入了配給狀態,每一位守軍目前只能喝潤喉的水量。”

“不吃東西還可以捱幾天,可是如果不喝水,尤其是在這種乾燥的環境當中,就沒法作戰了。這實在是不利於持久作戰啊!”

包丁看著遠處自鬼王領地當中奔騰出來的那一條天河的河道,一路蜿蜒著向前,又一頭鑽進了另一片鬼王領地當中。

這一條天河的河道,便是蠻族南下的兩條航道其中之一。

須知現在的月份還算是天河的斷流期,視線範圍內的水面也比一般的小溪要深一些。

這老天爺對翰國對鎮北軍開的一個天大的玩笑。

當蠻族穿出大漠到達天河下游區域的時候,甚至可以在河邊飲馬,給他們自己抹個澡,再給水囊灌滿清涼的河水。

然後再順道河道推進。

甚至當蠻族準備攻擊石門關時,也是在天河邊上紮下營寨,完全不需要擔心水源的問題!

而當時的鎮北軍守軍,卻只能在城牆上嚥著唾沫乾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