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巧本座手裡有一道力量,暫且鎮壓在小世界中!”

於道先將手一翻,源自花果山仙胎的力量,瞬間與整個小世界融為一體。

宮千雪頓時感覺到,她開闢的洞天不再“風雨飄搖”,而是與外面的時間同呼吸共命運!

“多謝前輩!”

“好好將天魔宗發展下去,便是對本座最好的回報了!本座還有事情要回長安,你等好自為之!”

……

大相國寺修建完畢,又還了一份人情,接下來就是重中之重,水陸大會了!

繼續張貼皇榜,推選有道高僧來長安超度亡魂。

日期截止,不管真的假的,陸陸續續來了千餘名和尚。

太史丞傅奕奉命督辦此事,一見這麼多光頭,腦袋都大了。

他急忙上書聖上曰:“西域之人,無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迷惑視聽。自五帝三皇始,未曾有佛法現,國祚亦久遠。”

“自漢明帝引胡神入九州,實乃夷犯中原,不足為信!”

傅奕所言甚合皇帝心意,但水陸大會已是板上釘釘之事,不能因他一家之言,說不辦便不辦了。

幸好朝廷中有佛門暗子,宰相蕭瑀駁斥道:“佛法自傳入後,弘善遏惡,於國於家均有裨益。佛,聖人也!……”

又是一通長篇大論,也給了太宗皇帝臺階下。

當即下旨,令魏徵、蕭瑀等人,推舉一名大德行者開壇講法,以全陰司因果。

從次日開始,幾名重臣召集眾僧,逐一從頭查起。

從日常行事,至祖宗八代,全都捋了一遍,終於找到了個合適的人選。

此人乃玄奘法師!

他自幼出家為僧,外公乃當朝功臣殷開山,其父是狀元郎陳光蕊,可謂家世淵博,身家清白!

人王見了敲定的人選,十分滿意,當即加封其為佛門僧綱之首。

玄奘欣然領命,擇良辰吉日,於化生寺開壇講法,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陸大會。

當是時,太宗皇帝,文武群臣,如期赴會。

觀音菩薩領瞭如來法旨,正要尋取經之人,聽到水陸大會的動靜,也來看上一眼。

“原來是極樂中降世的佛子,善哉善哉!”

菩薩獨具慧眼,一眼看穿了玄奘的前世,乃如來座下二弟子金蟬子,當年還是他護著這位投胎呢!

當即搖身一變,變成個癩頭僧,手中捧著一件神光豔豔的袈裟,不閃不避走在大街中央。

當有僧人問起時,當即獅子大開口,袈裟開價五千兩,錫杖兩千兩,斷了這些人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