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童貫吃了敗仗,折損了眾多人馬,可不敢報與天子知曉。

他與高俅商議後,立馬來到了太師府上。

“明日奏請聖上時,只道天氣炎熱,將士水土不服,暫且退兵罷了!”

要不怎麼說奸臣誤國呢!

幾人又商議了一陣,想好了應對天子的答覆,這才各自散去。

次日五更時分,眾臣列朝。

蔡元長“如實”奏請聖上,並道:“陛下,童貫暫且押在京師,可再擇一人為帥前去征討!”

“梁山宋江乃是朕的心腹大患,誰人能與朕分憂?”

高俅應聲而出,主動請纓道:“微臣不才,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之後君臣之間又定下一些征討之策,這才散朝。

高俅帶著天子的詔書,聚來了十大節度和十餘萬人馬,一時間大權在握。

……

“朝廷,果然不肯善罷甘休!”

如此大的動作,自然瞞不過前來打探訊息的梁山二人。

戴宗又急急施了神行法,與劉唐一道,星夜返回梁山,報與宋江,聽得宋江心中惶惶。

“哥哥勿憂!”

“這十大節度早已是舊時代的人了,我梁山泊上可沒有承載他們的船!”

“公明哥哥,莫非還不相信自家兄弟的實力?”

隨即,吳用細細說與對方聽。

反觀高俅那邊,一直在京師逗留了二十餘日,直到天子催促,這才發兵梁山。

前軍剛剛抵達濟州的某個林子,雙槍將董平早已設伏。

雙方一陣交鋒,朝廷前軍拿不下他,不再戀戰。

正退往主營時,林中又殺出一路人馬,乃是沒羽箭張清。

“看石頭!”

張清手中“咻”地甩出一枚石子,正中敵將頭盔。

見幾方大將受傷,朝廷將士頓時亂作一團,潰敗而去。

數日之後,高俅大軍一路橫徵暴斂,姍姍來遲。

不過一兩日,水兵戰船也很快到位。

朝廷大軍當即分成兩路,行至梁山腳下。

宋江一行則嚴陣以待,派出大將叫陣。

高俅一方出陣的,乃是先鋒王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