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副使,這祥瑞現在何處,為何本官未曾瞧見?”

望著眼前一片略帶枯黃的藤葉,先前出現在王冰家裡的那名清瘦短鬚老者滿臉疑惑的問道。

“回稟閣老,祥瑞就在眼前,只不過不在地面,而是在地下!”指了指眼前略帶枯黃的藤葉,便宜老爹王偉乾脆直接用手刨了起來。

原來,這名清瘦的短鬚老者竟然是內閣次輔呂調陽。為了這畝產高達數千斤的‘祥瑞’,一國堂堂次輔竟然迂尊降貴親自下地驗證來了。

“閣老請看!”片刻之後,便宜老爹便刨出五六枚大小不一的‘祥瑞’擺在了呂調陽身前。

“這一株的產量怕是就有五六斤吧?”

蹲下身子拿起眼前那枚約摸兩斤重的新鮮‘祥瑞’,次輔呂調陽不禁一臉的驚訝。

“回稟閣老,先前下官丈量了一畝的田地,一共挖掘出了四千六百多斤!”說到這產量之時,哪怕已經經歷過一次了,但便宜老爹到現在仍然是激動得語音發顫。

“四千六百斤!吳副使,你此話可是當真?”聽到便宜老爹報出來的數字,這位已經年過花甲的次輔大人卻是如同年輕人一樣激動得面紅耳赤,絲毫不亞於當初便宜老爹當初那打了雞血般的興奮表情。

沒辦法,在這沒有化肥,沒有農藥,更沒有雜交品種的大明朝,北方小麥的產量每畝摺合到後世不過兩百到三百斤。而南方水稻種植兩季也不過畝產五百至六百斤而已。而現在突然冒出了一個畝產四千多斤的農作物來,其產量之大,怎能不讓人為之激動?

“來人,與本官丈量這剩下的田畝數量,再立馬蒐集人手開挖,本官要親自坐鎮驗收!”片刻之後,次輔呂調陽便一臉激動的大聲招呼著隨他而來的錦衣衛丈量剩下未開挖的‘祥瑞’。

“閣老大人,您只管派人丈量田畝就成,犬子已經召集了莊子裡的所有佃戶,他們先前都學習過如何挖掘這‘祥瑞’,隨時可供大人差遣。”面對呂調陽的激動,便宜老爹一臉自信的開口說

原來,在領著呂調陽一行人剛剛進入莊子的時候,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幕的王冰便已經讓負責莊子經營的僕人馬叔去召集了整個莊子的佃戶隨時待命。

“不錯不錯,你們父子二人倒是個做實事的人!”對於便宜老爹的表現,呂調陽不禁讚許的挼了挼自己的短鬚。

“賀六,拿本官的貼子,去戶部調取十名帳房過來。本官要親自稱量這祥瑞的產量到底如何!”末了,為防萬一,呂調陽還是決定從戶部抽調帳房來稱量統計。

“呂副使,非是本官不信任你,實在是此事事關重大,不能出半點差錯!”吩咐完那名叫賀六的錦衣衛後,呂調陽略帶歉意的衝便宜老爹解釋了一番。

“不敢不敢,閣老言重了,此乃理所當然之事。所謂真金不怕火煉,下官能夠理解。”見堂堂一次輔竟然跟自己一末流小官致歉,便宜老爹連忙躬身直呼不敢。

……

所謂人多力量大,一個時辰之後,在錦衣衛的嚴密監視之下,一眾佃戶終於戰戰驚驚的將這剩餘的兩畝上田給挖掘完畢。所有的‘祥瑞’全都在呂調陽的眼皮子底下過稱、記錄。

“啟稟閣老,這是戶部帳房稱量統計出來的帳目,一共核對了三騙,請閣老檢視!”片刻之後,那名被稱為賀六的錦衣衛百戶便恭恭敬敬的將一本冊子遞到了呂調陽眼前。

“嘶~!”

轉眼間,接過帳冊的次輔呂調陽便禁不住咧著嘴直抽涼氣!

“九千八百五十六斤!”

看著帳冊上的數字,堂堂一國次輔的呂調陽此刻也是顧不得體面了,捧著冊子便興奮的大呼起來。

沒辦法,兩畝地挖出來了近萬斤的‘糧食’,比起北方普遍種植的小麥畝產兩三百斤來說,這可是差不多相差了二十倍的產量啊!

“啟稟閣老,這三畝地乃是精心耕種的良田,收成確實高一些。那邊還有另外三畝刀耕火種的薄地也有種植,不知閣老是否還要驗看一番?”片刻之後,待這呂調陽稍微平靜下來後,便宜老爹這才再次開口說道。

有了當初父子間對於良田和薄地的討論,其實那塊薄地才是王冰父子真正的‘撒手鐧’。畢竟對於整個大明來說,良田的數量可是遠遠比不上那些薄地的。

“哦?不錯不錯,是個做實事的好官兒!本官記得你奏摺上曾說此物不挑良田,貧瘠之地亦能種植,今日老夫倒是要在你這莊子上好好的開開眼界了,哈哈哈哈!”

透過之前的驗收,對於王偉之前所上的奏摺早已沒了懷疑的呂調陽,在聽到王偉還另外特意種植了三畝薄地以作對比之後,不禁再次給了他一個做事實的好評,甚至連自稱都從‘本官’變成了‘老夫’。

“大人謬讚了!其實,其實此法乃是犬子所出。為的便是讓朝廷對此‘祥瑞’有一個更加準確的認知,以便於將來朝廷推廣!”末了,王偉終究還是不忍‘奪’了王偉的全部功勞,於是便將這分地種植的‘成績’還給了王冰。

“哦?王副使所言當真?令郎看樣子也不過十四五歲,沒想到做事卻已經想得如此周全,不錯不錯!”有著先前王冰的‘祥瑞’之論,對於王偉所言,呂調陽倒是沒有什麼懷疑。

“回稟閣老,犬子只是身高體壯了些,其實上個月才剛剛年滿十二!”對於呂調陽對王冰的誇讚,便宜老爹顯然是十分受用的。因此在說到王冰的年齡之時,語言中那抑制不住的自豪卻是怎麼了藏不住的。

“令郎才十二?老夫還以為已經是十四五歲的半大小子了呢,看來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吶!”

……

“啟稟閣老,這三畝薄地一共收穫八千四百餘斤!”

又是一個多時辰之後,三畝粗放種植的薄地產量也已經稱量統計出來,還是由那名叫賀六的錦衣衛百戶呈給了呂調陽。

“沒想到啊,如此粗放種植的薄地居然也能有如此產量,若是我大明能夠在全國推廣種植,那以後豈會再有饑荒之事發生?千百年來,又有哪朝哪代能夠作到?”得到這薄地的產量統計後,呂調陽不禁感慨不已!

讀書人的終極目標,齊家治國平天下,身為一國次輔的他也同樣有著這個目標。只是在他看來,若連國民連溫飽問題都不能解決,那治的又是什麼國,還平個什麼天下?

“王副使,你這功勞若是依老夫看,哪怕就是封公封侯也是綽綽有餘啊,哈哈哈哈!”片刻之後,呂調陽卻是衝著王偉哈哈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