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唐,每年臘月二十四,會召開今年的最後一次大朝會,各部整理彙報一年中的大小事,然後封堂掛印,等到來年元宵節之後,正月十六, 再行開衙。

臘月二十四這天,當今文帝高坐龍椅之上,看著下面大殿中密密麻麻的官員參拜,微笑點頭,請眾人免禮起身。

有些虛胖的文帝眯了眯眼,逡巡一圈,嘆道:“皇弟還未回京嗎?”

身旁的大太監蘇公公躬身小聲笑道:“明王殿下傳信回來, 言道年前將回京,想來也就這兩天了,陛下耐心等待一二。”

文帝點點頭,蘇公公尖聲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下方各部官員一一出列,將本部今一年中的事簡略且詳細的敘述出來。

文帝在上方聽著,不時點頭,有時還出言問詢幾句,一派其樂融融,君臣相宜的景象。

天下事多,這一天往往要拖到下午。

等到中午,文帝去後面更衣用飯,御膳房的小太監們提著食盒從邊門進入,把一份份飯菜分放給官員。

官員們跪坐在墊子上, 謝過皇上後用飯。

在這召開朝會的大殿中用膳,哪個官員不是小心翼翼, 生怕亂了規矩, 被人發現,拿捏錯處, 同旁人說話時亦得小聲私語。

在這段時間,不時有小太監提著食盒來到某位大人跟前,行禮後小聲說上幾句,放下東西離開。

這時,別的官員就會投去羨慕的目光,這是有姐妹或女兒在後宮之中,給他們的加餐。

吃過飯,小太監依次入內將飯盒收起,再喝上一盞茶,文帝入內,接著彙報。

隨著時間流逝,文帝悄悄直起身子,捶捶後腰,輕聲抱怨道:“這椅子太硬,根本坐不住。”

蘇公公笑道:“陛下,您這話要是傳出去,不知要有多少人嫉妒的發瘋,這可是龍椅呢。”

文帝忍不住笑出聲來, 忙把拳頭放在嘴邊,咳嗽兩聲以作遮掩。

眼見日頭偏西, 各部官員終於彙報完畢, 文帝坐直身子,朗聲道:“諸位愛卿可還有事啟奏?”

下方無一人作答。

正當文帝要勉勵一番,讚賞眾官員今年辛苦時,一旁上來位小太監,急匆匆的在蘇公公耳邊說了幾句。

蘇公公大喜,對文帝道:“啟稟陛下,明王殿下到了!”

“皇弟到了?!”

文帝立時驚喜不已,立刻大聲道:“快宣皇弟入殿!”

李稷龍行虎步的進得大殿,在諸位官員或驚或喜或不知所措的目光中,來到眾人前方,行禮躬身,大聲道:“臣弟參見陛下!”

“快快免禮!皇弟,這麼長時間不見,你可讓朕擔心壞了!”文帝臉上驚喜之色表露無疑,而後又不無抱怨的說。

李稷道:“讓陛下擔心,是臣弟的不是,不知陛下身體可還康健?”

“朕好的很,倒是你,瘦了許多。”

兄弟倆這一問一答,真情流露。

能參加大朝會的官員無不是人精,哪裡還不知他們感情深厚,非比尋常,皇帝又哪有半分猜疑明王的跡象。

而文帝之前對明王瀕死時的不聞不問,漫不經心,其中含義便可見一斑了。

不少有心人悄悄把目光落在前面的三皇子和韓逢身上,心底暗暗偷笑。

槍打出頭鳥,誰讓你們不等到塵埃落定,就立刻出頭,助韓夫人搶奪世子之位,如今可成了笑話吧!

韓逢是個老狐狸,看著明王和皇帝關切問候,不由低下頭去,眉眼低垂,看起來無甚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