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在病榻上躺了半年有餘,終究還是沒能熬過去,就此病逝。

雖然相較於後世歷史上1648年病逝,這個時空秦良玉已多活了四五年,但朱媺娖仍感到有些遺憾。

但秦良玉卻透過電文給朱媺娖傳話,表示能在生前看到大明邁入遠超太祖、成祖時期的盛世,她死而無憾。

回過神來,朱媺娖便對鄭森道:“著翰林院擬指,秦老將軍以女子之身,一生為大明徵戰,忠貞為國,鞠躬盡瘁,今追封為忠國公。

另外,再著禮部派人在石砫為秦老將軍按照國公規格,修建陵墓、陵園。

最後,讓禮部順帶議論下秦老將軍之孫馬萬年繼承忠貞侯位的流程。”

“是。”

鄭森應聲的同時,快速在速寫本上記下了朱媺娖所說之事。

他和劉淑英等秘書處人員,日常除了幫朱媺娖整理奏章、機要電文之外,也負責傳達一些朱媺娖的諭旨給其他部門。

得知了秦良玉的死訊,朱媺娖一時沒了睡意,便前往武英殿,準備處理一會兒奏章。

很快,她就看到了一份值得注意的奏章。

錦衣衛北鎮撫司負責東南半島的千戶周殤祁彙報,以孫可望為主的昔日流寇勢力,在經過幾年時間的流動,終於在東籲王國鬧事了。

此前,孫可望等進入越南後,先是準備投奔鄭家,奈何鄭家怕得罪大明,不敢收留孫可望等人,甚至派兵進剿。

無奈之下,孫可望只能在一險要山林先佔山為王,休養生息。

也虧得跟他逃亡到越南的人前後加起來也不過兩三千,這才能苟得住。

若是人太多,單是糧食的問題,就能讓孫可望等崩潰。

之後,孫可望又尋機進入南掌國。

問題是,南掌國正處在索林那旺薩執政時期——這位南掌國王在位五十七年,被稱為南掌國的黃金時期。

其1637年登基王位,如今正是其對南掌國掌控力最強時。

孫可望發現,在南掌國想要佔山為王都很困難,會面對比在越南更大的官方進剿壓力。

於是在遭到一些打擊後,他帶著隊伍繼續向西流竄,進入了東籲王國。

相較於越南、南掌,東籲王國就比較適合孫可望這種外來流寇實力存活了。

東籲王國是後世史學家的稱呼,此時大明稱之為洞烏、洞吾、洞武、蠻洞牛等,實際是“東籲”地方語言的同一音譯。

為什麼說東籲更適合孫可望發展呢?

因為東籲在建國之始,就是一個多民族聯盟國家。

並且和大明以漢族為絕對主體的這種多民族國家不同,東籲是以緬族、撣族、孟族等幾個差不多強大的民族聯合起來的國家。

東籲王國雖然自首位國王莽瑞體在1531年於東籲建國時算起,至今也才一百多年,但國力已經衰落得厲害,而且先後受葡萄牙、荷蘭、英國殖民勢力影響,幾乎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所以,進入東籲後,孫可望用兩年時間熟悉了當地民情,就變得如魚得水。

至少,在東籲當流寇要比越南、南掌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