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牙兒乾的另外三座城門,在閻爾梅、馮京第、王翊的建議下,李來亨並沒有分兵去駐守。

一則牙兒干城池比較大,即便守住城門,敵人也可以從各段城牆進來,而明軍是沒有足夠人手控制牙兒幹所有城牆的。

二則,分兵駐守其他城門,會攤薄明軍兵力,進而降低各處明軍戰力,增加了明軍的危險。

最後,以明軍的裝備、軍事素養,只要控制住汗王宮以及東城門,便可以隨時從容撤離。

···

明軍在牙兒乾的形勢似乎一片大好,可閻爾梅卻不太高興。

在汗王宮的一處偏殿中,他看了朝廷下達的處理牙兒幹事件的電令抄本,便放在桌上,看向李來亨三人,問:“如今牙兒幹以及整個葉爾羌的情況,三位想必也有所瞭解,三位以為,我們真應該遵行朝廷電令行事嗎?”

李來亨首先表態道:“我只負責領兵打仗,朝政的事我不懂。”

馮京第則皺眉道:“閻主使莫非想要抗令不尊?”

王翊沒說話。

閻爾梅道:“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朝廷在下達這封電令時,未必推測到了如今這邊的情況。

何況,這封電令主要是讓我們確保在葉爾羌的大明商旅安危,以及使團安危。

只要我們保證這兩點,也未必便是抗令不尊吧?”

馮京第一時不語。

閻爾梅見狀加把勁兒,勸道:“如今阿不杜拉已經成為使團控制的傀儡,既如此,我們為何不透過控制他,諸朝廷儘快收取西域?

這可是開疆闢土、名垂青史之功,三位難道就想這樣白白放過嗎?”

“閻主使究竟想怎麼做?”馮京第不希望與使團發生衝突,也確實為其言語所打動,因此決定聽聽閻爾梅的具體想法。

若是和朝廷電令沒什麼衝突,他也不介意靈活執行命令。

閻爾梅道:“首先,讓阿不杜拉下令在葉爾羌的大明商賈限期離境,以此保證這些商賈百姓的安全。

再次,下令將哈密、沙洲等五衛歸還給我大明,以此試探葉爾羌各地實權貴族的反應。

根據我過去兩個月的瞭解,在葉爾羌實權貴族中願意因哈密等五衛與大明開戰的只佔少數。

等這一小部分人站出來,親兵營便充當阿不杜拉的‘打手’,挾汗王令名正言順地將其除滅。

沒有了這些堅決的敵明派,我們要進行下一步就容易多了。

比如說,讓阿不杜拉獻上降表,請求以整個葉爾羌歸附大明,請朝廷在西域設立省府!”

說到最後,閻爾梅才終於道出了他的野望。

馮京第與王翊對視了眼,發現彼此都露出吃驚、興奮之色。

因為閻爾梅這個計劃並不像他們想的那麼危險,跟朝廷電令衝突也不大。

其關鍵在於,使團及親兵營沒有按電令要求儘快撤離葉爾羌,甚至因為後續計劃,可能陷入危險中。

但他們一邊是出使離京城萬里之遙的西域鄙國的使團,一邊則是邊防軍,本就都做的是危險之事,又怎麼會因危險拒絕開疆闢土、重開西域的大功?

隨即,馮京第將李來亨、王翊拉到一邊私語一陣子後,便回來道:“我們可以陪閻主使建立這重開西域之功,但閻主使必須連夜寫一封稟明計劃的奏章,明日一早便派一隊傳訊兵送回甘肅,上稟朝廷!”

“哈哈哈,”閻爾梅爽朗大笑,“沒問題!”

即便馮京第不提此事,他也會這麼做。因為這麼做了,他們便不算抗令不尊,頂多是先斬後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