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孤軍入西域,軍歌震沙疆(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了阿不杜拉的配合,閻爾梅就派出了五人,組成傳訊小隊,拿著通關文牒一路向東前往甘肅。
葉爾羌都城牙兒幹距離甘肅嘉峪關有近五千裡之遙,哪怕傳訊小隊一路暢通無阻,也是用了一個月方到嘉峪關。
李過了解此事後,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即讓電訊組發電報給南京。
於是便有了朱媺娖所收到的急電。
···
收到急電後,朱媺娖立即召集軍機大臣商議此事。
得知葉爾羌汗國不願意歸還哈密等五衛,並已經準備與大明為敵後,眾軍機大臣想到的首先是“挾汗王以令西域”。
也即是透過閻爾梅為首的使團隊伍控制阿不杜拉,進而為大明朝廷控制整個西域,兵不血刃地令西域成為大明直屬疆域,然後設立省府。
但稍稍計議,眾軍機大臣便知道此策不可行。
西域雖然由東察合臺汗國統治數百年,阿不杜拉也出自孛兒只斤家族,葉爾羌則與東察合臺一脈相承。
但此前西域其實經常陷入實際分裂的狀態,另外地方上也並非如大明這般完全聽命於汗庭,而是在軍權、財權方面有一定獨立性的。
各地方城主實際都是半個封建主。
想要靠挾持阿不杜拉汗,釋出一道命令,讓葉爾羌諸城都歸降大明,顯然不可能。甚至可能令野心者趁機自立,進而引發整個葉爾羌的大動亂,讓使團以及當地的明國商旅都陷入危險中。
至於說立即起大軍,趁機以武力攻取葉爾羌,同樣不可取。
一則眼下正是炎炎夏日,根本不適合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何況,要起大軍攻打西域,即便以大明當下的軍備、糧草狀態,起碼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準備妥當。
再則,直接出兵攻打葉爾羌,同樣會造成“挾汗王以令西域”的問題,是使團和正在西域的大明商旅陷入危險。
最終,朱媺娖與眾軍機大臣決定採取較為穩健的策略——
首先讓甘肅方面派出一營精銳邊軍,前往牙兒幹接應使團,同時將朝廷的命令帶過去。
使團可以先透過阿不杜拉汗,讓在葉爾羌的大明商旅撤離,儘量保證大明百姓的安全。
然後使團再隨這一營精銳邊軍回往大明。
等使團回到大明後,時間上也就到八九月了。介時天高氣爽,正是用兵之時。
大明可以直接以葉爾羌意圖扣留大明使團,以及不願歸還哈密等五衛為由,出兵攻打葉爾羌。
這一場大仗要打起來,大明不僅要拿回哈密等五衛,便是吐魯番也要收入囊中。
甚至進而消滅葉爾羌,設立省府,使西域重歸神州中樞的統治下,重掌絲綢之路!
···
甘肅。
嘉峪關。
作為甘肅提督,李過率領其提標鎮駐守此處,使其成為整個大甘肅的軍事中心。
在大明如今的甘肅省前加一個“大”字,絲毫不為過。
因為眼下甘肅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原來的陝西行都司,二是整個青海地區,三則是甘肅邊牆至天山東南麓之間的大片草原牧場。
省境之大,已然超過了陝西、四川,大明目前也就南海、雲中、雲南、遼東幾省可與之比擬。
原來西北大戰時以黃得功掛徵西將軍印,為西北戰區主帥。但此職只是臨時設立,在大戰結束後,黃得功便被軍務院任命為寧綏、雲中兩省提督軍事,即寧雲提督。
所以,如今甘肅以提督李過為軍事方面的主帥。
他在收到軍令後,立即將親兵營參將李來亨叫了過來——作為提督,軍務院為他配備了一營親兵,皆是勁卒銳士。
至於李來亨,也是西北大戰之後,受軍務院調令來擔任李過親兵營參將的,其實際已因功身為副將(副總兵)。
“見過軍門!”李來亨過來後向李過抱拳行禮。
李過直接將朝廷電令遞給李來亨看,道:“派兵前往牙兒幹接應使團之事甚急,我若再從其他軍鎮選調精銳,必然會耽誤許多時間。
思來想去,唯有讓你帶領親兵營前往牙兒幹最快,也最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