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八大水師,劍指東洋!(第2/2頁)
章節報錯
各水師最高指揮官為提督,另以副提督一至數名協助之。
水師下轄艦隊,如歸入南洋水師的原水師第十一鎮,按新制改名為南洋水師第一艦隊,艦隊長官依舊為總兵或副總兵。
艦隊下轄分艦隊,長官為參將或遊擊。
每支分艦隊下轄艦船不等,艦長為千總、把總、哨長皆可,亦可統稱為艦長。
所以,各個水師也會因所巡航海域大小、所擔負任務輕重,下轄艦船不等。
第一次劃分為黃河水師一鎮、長江水師兩鎮、北海水師三鎮、東海水師兩鎮、南海水師兩鎮、南洋水師三鎮、西洋水師兩鎮、東洋水師三鎮。
恰好將原來水師十七鎮分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御林軍青龍營在過去數年間,一直在水師各鎮吸收精銳,目前將士人數已經超過了一萬,實際也是一鎮的編制。
以每鎮約一萬兩千人計算,大明現如今有二十萬餘水師將士!
除了對水師進行了大調動外,軍務院還拿出了此前朱媺娖曾在監國時期短暫實行過計程車兵分級制度。
朱媺娖登基後,在廢除衛所制的同時,也實際停用了原來的大明軍銜(如小旗、總旗、百戶等)。
所以,如今大明將士都是沒有軍銜的,但獲得爵位的門檻卻降低了。
至於這次重新實行士兵分級制度,和軍銜、爵位都沒關係,純粹是為了激勵普通將士提升個人軍事素養。
該軍務院命令下,士兵將分為新兵、列兵、勁卒、銳士四個等級。
在新兵營訓練者為新兵,透過訓練進入各部隊者為列兵,之後可以累功升為勁卒及銳士。
不過,將士只要不是新兵,不管是列兵、勁卒還是銳士,都不影響其被提拔為軍官。
···
這一連串的軍隊變動之後,朱媺娖最關心的卻是東洋水師的組建。
到了二月中旬,東洋水師首任提督鄭彩,及以總兵之職兼任副提督的閻應元,來到南京面聖。
“參見陛下!”
“平身。”
“謝陛下。”
禮畢,朱媺娖直接問:“太平洋水師如今已經整編好了吧?”
鄭彩恭敬地道:“回稟陛下,已經整編好了。”
鄭彩在弘光時期是鄭鴻逵所領鎮江水師副總兵,後鄭家徹底歸附朝廷,鄭彩依舊在水師任副總兵。
直到鄭鴻逵被調去擔任南洋水師提督,他才被提拔為水師第七鎮總兵,駐守靖江,負責蘇淞常一帶的水域安寧以及一些軍資運送任務。
至於閻應元,此前帶領青龍營部分艦船在南洋歷練,跟著鄭鴻逵參與了收復東蕃島之戰、攻取呂宋、米沙鄢之戰,累功升職為青龍營副總兵。
但之後御林軍青龍營用武之地怕是不多,朱媺娖便將其外調到太平洋水師。
御林軍將領外調,依例升一級,閻應元於是就成了總兵官。
事實上,閻應元才是朱媺娖心中最理想的東洋水師提督。
這首任提督之職給鄭彩,不過是因為閻應元資歷還差點,以及看中鄭彩在鄭家多年負責通商日本的經驗而已。
而朱媺娖組建東洋水師的首要目的,便是擴大與日本的通商,乃至租借港口。
然後便是依據她從後世弄到的航海資料,探索大明經北太平洋至北美洲航道,為大明開拓美洲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