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工業化妨礙民生?落後就要捱打!(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媺娖看著彷彿永不停歇的蒸汽織機,以及在織機前認真而麻利工作著的女工們,卻是露出了笑容。闌
她並沒有進去細看,打擾女工們的工作,在最外面的大走廊看了會兒,便道:“走,我們再去紡紗車間看看。”
“是,陛下。”
負責領路的棉紡廠廠長應了聲,就在前面帶路,領著朱媺娖等人來到了紡紗車間。
棉紡織主要分為軋、彈、紡、織四個步驟。
所以這座蒸汽棉紡廠也分為四大車間,且所用皆是蒸汽機械。
此番,棉紡廠廠長是從最後一道工序帶著朱媺娖等人參觀的。
經過織布車間的震撼,袁繼鹹對後面所見已經有了些心裡準備,可來到紡紗車間後一看,仍覺震撼。闌
只見車間中蒸汽紡車一排排的安置著,每臺紡車上都有上百個紗錠在女工的看顧、操作下不斷變大、變粗。
如此情景,讓解學龍又不禁跟他所知的尋常百姓紡紗過程相對比。
‘如今民間多用腳踏紡車,一次可紡三錠,少數一次可紡四錠、五錠。
而在一些腳踏紡車尚未推廣到的地方,還在使用手搖單紡車,一次只能紡紗一錠。
如此一比較,手工紡車在這蒸汽紡車面前完敗呀!
即便是民間罕見的水力大紡車,一次可紡三十幾錠,與蒸汽紡車相比亦是大大不如。
更被提這蒸汽紡車紡紗速度明顯更快,若換人操作,更可日也不歇!’闌
另一邊,路振飛則想法與看待此事的角度又有所不同。
‘宋末便有水力大紡車可紡紗三十幾錠,比這蒸汽紡車其實並不差太多。
然而到了我大明立國後,水力大紡車幾乎絕跡,到了萬曆年間才又被人啟用。
之所以如此,卻是因為投梭織布機每日織布有限,紡紗太多根本用不了,自然也就沒多少人費力去造那水力大紡車。
方才觀那蒸汽織機織布速度如此之恐怖,我還擔心紡車生產紗錠是否跟得上消耗。如今見此情景,才知道蒸汽機亦可使紡紗更快、更多。
如此一來,想必那後面的軋棉、彈棉兩步,必然也是用機械提高了效率的。’
在參觀了紡紗車間後,朱媺娖與眾臣又參觀了彈棉車間、軋棉車間,果然又瞧見了不少堪稱奇思妙想的機械。闌
雖然並非每種機械都是以蒸汽機帶動,可這些機械組成一整條生產線,卻是令女工將棉花變成棉布的速度是手工生產的幾十倍!
見到官營的南京棉紡廠有如此高的生產效率,按理來講是一件讓大明君臣高興的事。
然而從棉紡廠出來後,卻有不少大臣都緊皺著眉頭,面帶憂慮之色。
朱媺娖才坐上御用四輪馬車,袁繼鹹就忍不住到車窗外進言。
“陛下,臣有要事奏稟!”
朱媺娖大概知道袁繼鹹要說什麼,便道:“有什麼事等回了紫禁城再說吧。”
袁繼鹹無奈,只能退下。闌
不過,等回到南京紫禁城後不久,袁繼鹹、黃道周、解學龍等一眾閣臣便都來到武英殿求見。
待眾臣進入武英殿後,朱媺娖主動道:“諸卿可是要議棉紡廠之事呀?”
“卻是此事。”袁繼鹹道,“陛下,今日我等觀南京棉紡廠,一女工藉助蒸汽機械一日所產棉布竟超過一熟練織女一月忙碌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