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漠北蒙古主要有三大部,由西向東依次是:札薩克圖汗部、土謝圖汗部、車臣汗部。

漠北蒙古實力在漠西蒙古(瓦剌)與漠南蒙古之間。

說起來,漠南蒙古實力之所以排在最後,並非其體量不大、人

口不多,而是因為部落太多,沒能團結起來。

若其統一,實力反而要強過漠西與漠北。

雖然早在1636年(清崇德元年),漠南蒙古16部49個封建主歸順清國時,漠北蒙古便與漠西蒙古(瓦剌)便先後向清國遣使納貢,又在1638年獻表稱臣。

可在另一方面,漠西、漠北於1640年彌消過去多年的恩怨,締結了《蒙古——衛拉特法典》,結成重要同盟,以對抗清國、俄國。

在原本的歷史上,1646年車臣汗還曾策動蘇尼特部貴族反清,結果被多鐸鎮壓。

此世,多鐸在1645年便死於揚州之戰,彷彿受到某種影響,車臣汗也沒再策動蘇尼特貴族反清。

後世歷史上,多鐸在鎮壓蘇尼特部貴族叛亂的同時,還擊敗了車臣汗召集的漠北蒙古聯軍,借大勝之威使得清國對漠北的統治更進一步。

但清國真正統治漠北,卻得等到康熙年間——那時葛爾丹建立了準格爾汗國,欲吞併漠北蒙古,逼得漠北蒙古要在投俄與投清之間選一個。

然後在黃教高僧的影響下,才選擇徹底歸順清國。

康熙收服漠北蒙古後,趁機舉行了多倫會盟,才有了後世清國地域廣大的烏里雅蘇臺。

對這些後世歷史,朱媺娖清楚得很,所以看到車臣汗與土謝圖汗的稱臣降表,她便知道是對方試探與緩兵之計。

不過,她目前也確實沒有繼續向北用兵的想法,至少幾年內都沒這方面打算。

因此聽了蔣德璟的進言,她便點頭道:「大鴻臚所言確有道理,朕會考慮的。」

雖然朱媺娖已經傾向於接受漠北蒙古的臣服,但她還是準備聽聽軍機大臣的想法再做決定。

蔣德璟應了聲「是」,就要告退,卻見秘書劉淑英從後殿進來,向御桉這邊遞來電報,簡明扼要地道:「陛下,南洋錦衣衛北鎮撫司急報!」

朱媺娖不動聲色地接過電報閱覽。

隨即柳眉微蹙,粉面上籠上了一層冷色,哼道:「西班牙···還真是愚蠢又可恨。」

下方,蔣德璟聽得心中一動。

作為鴻廬寺卿,以及景教徒,他對南洋的事瞭解挺多的。聽朱媺娖如此說,便不禁擔憂:該不會時西班牙人又在呂宋搞大屠殺了吧?此輩竟不知審時度勢?

「大鴻臚看看這封電報。」

這時朱媺娖說了句,劉珠便將電報拿來遞給了蔣德璟。

迅速的瀏覽了電報上的簡要內容,蔣德璟發現,事情雖然跟他想得並不完全一樣,卻也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