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機會議上,朱媺娖借用後世開發青藏地區的經驗,一番講述,終究是讓以袁繼鹹為首的幾位保守派軍機大臣贊同了收取青藏之事。

雖說以朱媺娖如今的威望,大明的很多事都能做到一言而決。

但她的命令終究是需要人去執行的。

下面的人秉承著理解、贊同之意去做,和帶著反抗心理敷衍了事,乃至暗中阻撓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袁繼鹹等保守派大臣都被說服,馬士英這樣的“親信”,以及李巖等軍務院的大臣自然不會反對。

因為大明開疆擴土,將士們才有更廣大的用武之地,軍務院的權利才能得到伸展。

就這樣,大明收取青藏之事算是定下了。

當先的第一步是趁勢收取青海地區,然後便是西康地區。

至於西藏,屬於真正的雪域高原,即便固始汗及黃教現在就投降,大明想要派遣駐軍、實際統治那裡,也是需要不短時間的。

···

下午,兩點半。

武英殿中軍機會議再次召開。

所議之事卻成了收取青海的具體軍政事務。

軍務院協理朱大典道:“陛下,此前青海數戰皆捷,我大明俘虜的青海兵已近兩萬人。

如此多的俘虜該如何處置?都按照舊例充為苦役建設甘肅、青海地方嗎?”

朱媺娖看出朱大典有想法,便問:“朱協理可是有什麼想法?”

朱大典道:“臣以為,或可從這批青海兵挑選誠心歸降者,組建青海衛戍軍。

青海氣候、環境畢竟有異於陝甘等地,若要收取、守衛青海,還是以當地蒙人、藏人為兵源較好。”

大明從開國之初,就不排斥外族人。

因為元朝給神州帶來的少數民族乃至色目人太多,他們中很多數代居於神州,已經本土化。

在朱元章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時,這些人又有不少投靠了大明,或是成了大明官員、百姓,或是成為了大明將士。

即便是到了明末崇禎年間,遼西也還有一支夷丁騎兵(實際是蒙古騎兵),且成為了關寧鐵騎的核心。

所以,朱大典為大明收取青藏的戰略目的考慮,便想到了收服青海兵為大明所用。

朱媺娖點頭笑道:“此提議不錯,其他人可還有補充?”

李巖起身道:“臣以為,若要收服青海兵,當結合治理青海地方之策一起進行。

據悉,青海如今被固始汗分封給他的八個兒子,稱八臺吉。這八人下面又有若干蒙古大小貴族,以統治青海蒙、藏民眾。

蒙人的統治方式我們是知道的,貴族以牧民為財產,故牧民幾乎等同於奴隸。

雪區貴族的對藏族民眾的統治、壓迫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大明若要真正統治青藏地區,而非只是讓其名義上歸屬大明,替代貴族之統治勢在必行。

故臣以為,可以在青藏地區施行‘分貴族之土地、牧場、牛羊,授予牧民、農奴’的政策。

此策正好可以從收服這批青海兵俘虜開始——選軍政員與懂得蒙語、藏語者,向俘虜宣講我大明治理青海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