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圖汗入青海的戰爭才過去十幾年,固始汗擊敗卻圖汗的戰爭也只過去十年不到,這些牧民中是有不少經歷過兩場大戰的“老兵”的。

這時看出形勢,這些“老兵”都兇狠地拼殺起來。

然而,但他們豁出性命,利用自己的經驗、技巧,一刀砍到明軍戰襖上,卻發現明軍彷彿什麼傷害也沒受到,反手一刀就割破了他們的脖子。

即便是長槍、鐵劍這樣的武器,也難以給明軍騎兵造成多少傷害。

唯有錘、錐才能讓明軍死傷。

可是青海騎兵中能夠使用錘、錐的人太少了。

就這樣,隨著拼殺的進行,青海奇兵傷亡迅速擴大,幾乎被明軍騎兵碾壓。

那些頭一次參加這種大戰的牧民首先頂不住,不管不顧地駕馬逃跑,由此引發了雪崩式的反應——仍有三千多人的青海騎兵竟然轟然四散而逃!

這支騎兵是曹勳所領禁衛軍第二鎮,也即是騎兵鎮的第三營,參將為李元胤。

北伐之戰收尾時,李元胤在禁衛軍第五鎮雖只是偵騎把總,可最後卻率領近千人與艾能奇一起夜襲清虜營地。

雖然損失不小,當時不知取得了什麼戰果。可後來錦衣衛北鎮撫司的情報卻證明,清虜順治帝福臨,便是在這一戰中被襲擊了車架,頭部受創成為了傻子。

於是李元胤因功被調入禁衛軍第二鎮為千總,又在昭武三年春季收復遼地的過程中再次立功,由是升為禁衛軍騎兵鎮第三營參將。

此番騎兵鎮受調遣來到西北,自然是主動出擊的主力之一,故曹勳將麾下三個騎兵營都放出去,分別襲擊不同目標。

根據偵騎訊息,鄂木布部有五千多騎,其中精騎也有一千餘,實力並不算太差。

再考慮到對方騎兵中多有經歷過血山之戰的老兵,李元胤覺得即使遭到禁衛軍騎兵襲擊,也該能頂一會兒的。

沒想到對方竟然連一刻鐘都沒堅持下來就潰敗了。

雖然意外,李元胤卻沒有絲毫遲疑,當即高喝下令:“收降俘虜,追擊虜酋!”

他身邊旗手立即揮舞令旗,傳達命令。

很快整個戰場就想起了有點蹩腳的蒙古語——

“扔掉兵刃,跪地投降者不殺!”

“虜酋在向西南方逃躥!”

“圍著白毛貂皮的就是鄂木布!”

剛跑出戰場的鄂木布是懂得一些漢話的,聽到呼喊聲嚇了一跳,趕緊扯掉了保暖又美觀的白毛貂皮圍脖。

“系紅色大氅的是鄂木布!快追!”

鄂木布趕緊要解開大氅,卻不想一隻手忙亂中沒解開,反而讓繫帶成為了死結。焦急中,他乾脆抽出短刀割掉大氅。

“騎白腿黑馬的就是鄂木布!千萬別讓他跑了!”

鄂木布左右觀看,發現同行其餘人雖有騎黑馬的,卻沒有一匹馬是白毛腿,唯有自己胯下這匹烏雲蓋雪符合描述。

他連忙衝一名親騎隊長喊道:“快跟我換馬!”

親騎還是很忠誠的,當即跟鄂木布換了馬匹。

可就在他們換馬速度稍慢的功夫,明軍騎兵已經追過來,隱隱將他們包圍住。

見此,鄂木佈滿臉的不可置信,自語道:“明軍騎兵甲冑如此精良,必然不輕,怎麼還能跑這麼快?”

第一更。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