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歷史上,固始汗所建立的和碩特汗國領地主要是青藏地區及川西、甘肅部分地區。

其中青藏地區最大。

但實際青藏是需要分為雪區和青海地區的。

固始汗先進入青海,在青海歷史上頗為著名的“血山之戰”中以一萬軍隊擊敗了卻圖汗的三萬軍隊,這才佔據了青海。

在青海休養生息數年,他才發兵先取西康地區,再攻入雪區統治中心日喀則,聯合格魯派(藏傳佛教之黃教),顛覆了以藏巴汗為首的噶舉派(白教)政權,成為了格魯派護教法王,進而成為青藏地區的汗王。

在擊敗藏巴汗的軍隊後,固始汗深知他帶領的都是蒙古軍隊,想直接統治雪區頗為困難,於是就宣佈將後藏地區的十三萬戶稅收都奉獻給帶來作為格魯派寺院費用。

等固始汗成為青藏地區汗王后,他領兵常駐日喀則,讓長子領兵常駐拉薩,其餘八個兒子則分封在青海地區。

由此可見,青海算是固始汗的根基之地。

所以,這次西部大戰,他專門將手中最精銳的一萬餘當雄八旗精兵,派了三千來青海。

當雄八旗和滿清八旗軍沒有任何關係,是固始汗一手帶出來的親軍,也算頗有來歷。

當初格魯派為了應對噶舉派聯合卻圖汗企圖覆滅其教派的危機,便聯絡固始汗,向瓦剌求援。

固始汗探查清楚青藏地區的情況後,就將和碩特部汗位讓給了侄子鄂齊爾圖,自己則帶著部分和碩特部精騎進入青藏地區。

和碩特部彼時雖是瓦剌盟主之一,實力甚至一度超過老牌霸主準格爾部,但精騎(職業騎兵)也不可供養太多,畢竟體量就那麼大。

部落直屬精騎加在一起,能超過一萬就頂天了。

固始汗雖然看準了介入青藏地區勢力爭鬥的時機,但畢竟名義上是去援助的,將來會如何也未知,不可能把和碩特部大部分騎兵都帶走。

所以,固始汗當時帶入青藏地區的和碩特部騎兵估計只有兩三千,甚至更少。

那麼他後來擊敗卻圖汗的一萬騎兵是哪裡來的呢?

實際是策反了青海卻圖汗手下幾個貴族,進而增加了部分兵力。

當時統治青海的卻圖汗是從漠北蒙古來的,所以固始汗麾下也以漠北蒙古騎兵為主。

在史書上記載為一萬人的這支軍隊,經歷了血山之戰,應該損失了不少。

到達雪區後,這支軍隊被固始汗分為八旗(八部),安排在當雄地區遊牧,休養生息,並從當地居民中吸收兵員,這才有了“當雄八旗”的俗稱。

如今固始汗統治青海地區已有十年,統治雪區也有六年,這支經歷了血山之戰的精兵自然早就恢復了過來。

固始汗分出三千人派到青海來本是作為從此處進攻大明的主力,大約想不到,這支親軍都沒走出青海地區,就被明軍打沒了。

···

青海某片蒙古包的一個大帳中。

固始汗二子鄂木布看著面前滿臉血汙、狼狽不堪的騎兵低階將領,聽完了所說的汗王親軍覆滅經過,一時竟難以回過神來。

等有了些思考能力,便不禁道:“怎麼可能?你們都是跟隨汗王經歷過血山之戰的精騎,怎麼會被明軍一仗打得只剩四五百人?”

這騎兵將領哆嗦著道:“明軍都不是人,而是魔鬼。不,應該說是神兵。

我們經過一道視野還算不錯的河谷,都沒看到他們人,就被猛烈的炮火轟得人仰馬翻。

那些炮彈會爆炸,一顆就能殺死好幾個,甚至是十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