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閻爾梅出使準格爾,唇亡齒寒與遠交近攻(第1/2頁)
章節報錯
針對瓦剌,大明除派出黃宗羲這支問責和碩特部的使者隊伍外,還派出了另一支使者隊伍,負責遊說瓦剌另外三大部,以及如輝特部這樣的重要小部。
這支隊伍的主使便是此前朱媺娖親自委任的外交使者閻爾梅。
雖然閻爾梅這支隊伍比黃宗羲等要早出發好些天,但卻是到十一月底才抵達準格爾部汗帳所在,博克塞裡城。
因為相較於和碩特部,準格爾部距離大明要更遠一些。
這裡必須說明下,如今瓦剌四大部的遊牧範圍,或者說地盤劃分。
距離大明最近的,便是在瓦剌聯盟勢力最東南的和碩特部。
其主要遊牧於天山中東部的南北麓,而今勢力擴張,涉及中部蒙古部分割槽域、原大明關西七衛部分割槽域、還有已經滅亡的吐魯番部分割槽域。
準格爾部主要遊牧於天山西部以北,和金山(阿爾泰山)周邊的大片區域。
如今其地盤向北涉及八河流域的上游(南邊),向東與喀爾喀蒙古(漠北蒙古)以葉尼塞河上游為分界線,向西則越過額爾齊斯河進入了哈薩克草原,向西南則擊敗了信仰***教的哈薩克人,涉及七河流域。
其在西北則佔據了額爾齊斯河中游兩岸區域,並在此多次與俄國人發生爭鬥。
至於另外兩大部,土爾扈特與杜爾伯特,都因被準格爾部擠壓遊牧空間牽走了。
杜爾伯特原本在準格爾部以北八河上游區域,和其他一些瓦剌小部落與東邊的喀爾喀蒙古為鄰。
但因為準格爾部向北被擴張,杜爾伯特部就被迫裂開,分為東西兩部。
東部直接遠遷至科爾沁草原,成為了蒙古科爾沁部的一部分,即首領成為科爾沁部的大貴族,後來還多次隨清虜入寇大明,又向東征服野人女真諸部,解決草原部落的叛亂等,為清國立下汗馬功勞。
杜爾伯特的西部則與土爾扈特部還有其他一些小部落,被向西北方向壓迫,遷徙到伏爾加河下游一帶。
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兩大部實在距離大明太遠,故並非閻爾梅出使的主要目標。
他要遊說的主要目標就是準格爾部。
然後是輝特等瓦剌較為重要的小部。
至於青藏固始汗那邊,則由第三支使者隊伍負責——朝廷對這支使者隊伍並沒有報多大期望。
一則固始汗是鄂齊爾圖的親叔叔,和碩特部跟和碩特汗國根本就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二則,和碩特汗國本就在川西南侵犯了附屬於大明的土司勢力,跟大明有了領土上的爭端。
除非固始汗像後世歷史上對待大清一般,直接上表名義上歸附,否則大明跟和碩特汗國在川藏邊界地區遲早有一戰。
至於遊說準格爾部的成功率有大,不論是朝廷,還是閻爾梅等外交使者都說不好,得來試過了才能知道···
“大明外交使者閻爾梅見過巴圖爾琿臺吉。”
博克塞裡的汗帳中,閻爾梅向和多和沁行了一個撫胸微微躬身的草原禮節。
和多和沁也是懂漢話的,並不需要翻譯,見狀用漢話笑道:“明使竟然懂得我們的禮節,還願意向我行禮,真是難得啊。”
閻爾梅微微一笑道:“入鄉隨俗罷了。”
“入鄉隨俗,”和多和沁品味著這個成語,“漢人文化在真是博大精深啊。”
接著,和多和沁請閻爾梅及作為副使的外交參贊劉熙入坐,並讓人奉上了葡萄酒、馬奶酒、烤肉、點心等,招待之物十分豐盛。
不過和多和沁到底不像漢人一樣喜歡繞圈子,很快便直問:“不知明使為何事而來?”
“九月,鄂齊爾圖帶和碩特部一萬多騎進犯我大明甘肅鎮夷所,意圖越過邊牆,入寇劫掠。
結果卻被我大明戍邊將,在黃風口擊得大敗,折損五六千騎。
和碩特部本為大明友鄰,彼此互市交通有無,相處安好,鄂齊爾圖卻無故興兵犯邊,陛下聽聞此事大怒,本要派遣大軍掃滅和碩特部。
但念及草原生民不易,便準備給和碩特部一個機會···”
當即,閻爾梅將大明讓鄂齊爾圖遣子為質並賠禮道歉的事說明白了。
最後又道:“我大明擔心鄂齊爾圖心中不服,將瓦剌其他部落也拉著捲入戰火中,故派我等來訪準格爾等瓦剌諸部,希望瓦剌諸部不要因鄂齊爾圖一己之怨,破壞了瓦剌與我大明多年的和平友好。”
瓦剌與大明確實保持了上百年的和平,但要說彼此友好,誰信誰傻。
一兩百年前,瓦剌也先掌權,近乎統一整個大草原,進犯大明不說,還曾活捉大明堡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