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乾元三十三年(西元1701年),初代定王朱慈炯去世,享年70歲。

在乾元十年,大明朝廷於南美洲遷封吉王、榮王、襄王、荊王四藩後,定王朱慈炯依舊試圖向南美腹地擴張定王領。

可惜,其在西邊為乾元六年就藩秦王所阻,在北邊則為歐洲殖民者所阻,南邊則是一望無際的熱帶雨林。

於是定王領在南美的邊界終究被限制在了另一時空的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兩國內。

乾元二十年開始,朱慈炯終於將重心從擴張領土上,轉移到處理內政上。

可惜朱慈炯在內政方面天賦並不算高,年老之後,又多有昏聵之舉,偏信一些寵臣、佞臣,在政見上往往與定王世子朱和堃相左。

這使得定王領的政局還不如前二十年穩定,官場也比之前二十年混亂,吏治逐漸渾濁。

在定王就藩的前十幾年,左右長史皆為一時之賢臣,可惜後來病故的病故,回大明的回大明,繼任者多有不如。

後來王世子朱和堃開始協助定王處理政務,也算是將王領內政打理得井井有條。

可惜,當朱慈炯將注意力轉移到王領內部治理上後,卻對世子朱和堃的一些治理方法頗不滿意,認為世子缺乏魄力,守成有餘,進取不足,不敢大刀闊斧地搞革新。

定王妃傅雪尚在時,定王與世子雖政見不和,多有矛盾,但有傅雪從中溝通、調解,尚不至於傷了父子感情。

然而,乾元二十五年,定王妃傅雪去世,不僅給了朱慈炯以及世子朱和堃很大的打擊,也讓父子倆在政治上的矛盾越加突出,漸漸難以調和。

乾元二十八年,定王所信賴的酷吏龔覺賢因與朱和堃結下死仇,擔心朱和堃繼承王位後會失去富貴且有性命之憂,與同黨密謀一番後,決定效仿戾太子故事。

乾元二十九年春,仍佔據著古巴諸島的歐洲諸國憑藉著對水文、島嶼、暗礁的熟悉,幾番偽裝成海盜,在加勒比海域搶劫定王領的商船。

定王朱慈炯聞之大怒,於是在龔覺賢等人的蠱惑下,不顧其他臣屬的勸諫,親帥定王領水師欲攻伐盤踞在古巴諸島的歐洲殖民者。

朱慈炯在南北美洲征戰數十年,經歷的海戰也不算少,如今雖已年老,但統領著頗為強大的定王領水師,在初期的幾場海戰中接連取得壓倒性勝利。

然而,當地方憑藉著對島嶼帶水文、暗礁等的熟悉小規模襲擾將要登陸的定王領水師時,定王領水師開始在指揮方面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幾次登陸嘗試接連失敗。

甚至是為敵方阻擊,前後折損了一千多親軍將士。

此番定王領的水師、陸軍將士加起來有三萬多,折損一千多人,並不算失敗,至多算失利。但是,戰局也因此到了關鍵時刻。

然而就在這關乎勝負的重要時間,定王領一方的後勤卻出了問題。

幾支運輸艦隊先後被敵方艦船襲擊,使得運輸的糧草、彈藥等折損了近半。

該訊息又不知為何沒能封鎖住,在軍中傳得沸沸揚揚,甚至有所誇大——不少人都說,運輸艦隊被地方全殲,軍中將要斷糧、斷彈藥!

朱慈炯意識到有人暗中搞陰謀,第一時間下令軍中禁止謠傳,並宣佈運輸艦隊只是遭到襲擊,仍有大半物資運抵的訊息。

同時又派人查詢在軍中洩露訊息並誇大造謠之人。

結果查出來的竟然是世子安插在軍中之人,且招供是受世子指使!

龔覺賢又審問了其他相關人員,遂向朱慈炯稟告,世子朱和堃勾結西夷意圖謀反篡位。

最初聽到這事時,朱慈炯一陣驚愕,直接站了起來,搖頭道:“不可能!世子絕不可能謀反!”

朱慈炯確實和朱和堃政見不和,甚至在王妃去世後矛盾衝突更劇,可他卻很瞭解兒子秉性,怎麼想,都不覺得兒子會謀反,還是與西夷勾結、以這種重要戰爭為棋盤、犧牲王領利益的謀反。

下方,龔覺賢眼中異色一閃,隨即拱手道:“大王,世子週歲得封,今已四十三載。敢問大王,可曾聽聞世間有四十三年之世子?

大王雖然春秋六十五,卻仍身體康健,尚能領兵親征,叫世子如何等得急?

況且,人證、口供俱在眼前,事實如此,大王縱然愛子,也不可犧牲定王領之利益啊!”

龔覺賢最後一句話可以說擊中了朱慈炯的痛點。

他最不能接受的,便是朱和堃勾結西夷以犧牲定王領利益來換取王位。須知,這定王領可是他一點點打下來的,感情比親兒子還深!

想到這裡,朱慈炯咬牙道:“立即撤兵!孤要回墨城看看,他是不是真的要弒父篡位!”

聽見這話,龔覺賢嘴角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微笑。

當日,因倉促退兵,再加上原本軍中就流言四起、人心惶惶,敵人又得到訊息,抓住機會襲擾、追擊,險些讓定王領的撤兵衍變成大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