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樂會風華,西洋劇團(第1/2頁)
章節報錯
“白公子,我們要不要也租一輛馬車?”追上朱媺姕後,陳永華提議道。
朱媺姕搖頭,“暫時不用,我們先在城中逛一逛,見識下其他樂者、歌者的歌曲再說。”
陳永華道:“大樂會只有六個小時,想要獲取更多的牌子,還是儘早演奏為好。”
朱媺姕一笑道:“咱們這次重在參與,不用爭什麼名次。”
聽朱媺姕這麼說,陳永華、賀銘才瞭然,當即不再說什麼,跟在後面欣賞起大樂會中的傲波城來。
另一邊,郝光明、朱媺娖也透過朱媺姕胸前的攝像頭,以及她帶在身上的行動式收音裝置,一同欣賞著大樂會中的傲波城。
正如之前明梅所言,潞王府前的廣場上樂者、歌者便不少。多數都是在臨時搭建的涼棚下演奏、歌唱,卻又少數人坐在車上,往城中其他地方行去,邊走邊演奏。
某些樂者周圍聚集著不少人,牌子都收了幾籃子,而某些樂者旁邊一個人都沒有,牌子也不見一個。
可見此時,諸多參加大樂會的樂者之間已經拉開差距了。
離開廣場後,便見到城中各處皆有樂者、歌者在插旗演奏歌唱。
有在街邊大樹下的,有在酒樓窗邊的,還有在路邊店鋪裡的。
不過卻以在傘車上的最多——顯然,很多樂者都覺得,坐車遊走城內各處,邊走邊演奏,才能讓更多人聽見其演奏,以獲得欣賞。
當然,也有那清高孤傲的,和朱媺姕一樣,並不在乎名次,約二三好友在某總酒樓包間中奏樂,自娛自樂。
倘若有路過的人聞聲尋來,投以木牌、銅牌,也會給樂者帶來喜悅。
不過,卻也有那既自信又功利的樂者,專門在城中人流最多出演奏。
當朱媺姕一行人離開廣場沒多久,來到兩條街道交匯處,便瞧見居然有人在這十字路口的一角打了個臺子,正在上面表演。
裡裡外外,圍了不知多少層,觀者估計上千!
朱媺姕仔細一瞧,上面表演的卻是一群西洋人。聽了會兒,發現這些人赫然在表演宗教神劇,也即是宗教內容的西洋歌劇。
臺下有十幾個樂者組成的大樂隊在伴奏不說,臺上表演的還有兩個漂亮的西洋女子,另外三個表演的西洋男子顏值同樣不低。
按理說,大明國內有戲曲,潞王領多數出自大明的百姓不是沒見過這樣的表演形式。可西洋歌劇畢竟新鮮,再加上這夥人不論是樂器演奏、歌唱還是表演,水準皆在一流之上,這才吸引不少人圍觀。
如此情景,別說朱媺姕等人看呆了,就連郝光明、朱媺娖都看得嘖嘖稱奇。
朱媺娖道:“相公,西洋歌劇現在允許女子登臺表演了嗎?”
“應該不允許吧?”郝光明不太確定地道,“不過,這裡畢竟是潞王領,也許人家靈活變通了下呢?”
大明的戲曲原本也是不準女子登臺的,但在朱媺娖下令成立“大明皇家藝術團”後,女子便能登臺表演了。
兩人聽了會兒,只能說,這夥人確實演奏的不錯,相較於大明當下的曲子,別有一番風味。
郝光明還臨時查了下資料,發現十七世紀正式歐洲交響樂初興之時,只不過多為宗教所用。
西方人在傳教方面還是很賣力的,逮住潞王領大樂會的機會,派出精英來利用神劇(宗教神話內容的歌劇)宣傳下宗教是可以理解的。
這一邊,陳永華、賀銘看了會兒,卻是憤然。
賀銘道:“這圍觀的大多都是咱大明百姓吧?他們怎麼了?西洋人的戲曲雖然新鮮,但與我大明的一些戲曲相比差距很明顯好吧?”
陳永華皺眉道:“我大明戲曲是要強於這西洋戲曲,不過今日似乎沒在城中見到我大明樂者這般成團表演的。”
一旁的明蘭很理智地分析道:“大明戲曲自非西洋戲曲可比,不過大明好的戲曲班子都在國內呢,畢竟國內賺錢、升遷的機會更多。
到潞王領這邊闖蕩的大多是單個的樂者,或是幾人的小組合。即便有戲曲班子,也是水平很一般的那種。
這大樂會才進行第二屆,西洋人估計也是頭回弄出這麼大陣勢,再加上西洋戲曲畢竟新鮮,難免撿個便宜。”
“好!”
正好只是臺上神劇表演到了西洋女子被擁抱親吻的畫面,頓時臺下一片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