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點半,也即是早朝前半小時,閣臣們便相繼來到了午門樓的內閣辦公室。

朱媺娖早就取消了常朝制度,所謂的早朝,其實就是軍務大臣、閣臣聽傳一起到武英殿議事而已。

呂大器進來後,蹲著玻璃茶杯走向他的辦公室,不過在進門前,他卻看著首輔馬士英的辦公室露出了一絲莫名的微笑。

去年,原首輔袁繼鹹因病請辭致仕,考慮到袁繼鹹的病確實需要修養,朱媺姕(朱媺娖)便允許了。

之後馬士英、呂大器、堵胤錫、劉鱗長、朱之瑜由內閣擴大會議(包括各部左右侍郎的會議)廷推出來。

這五人中,在文成體系中呼聲最高的是呂大器和朱之瑜。

但最終,朱媺娖還是授意朱媺姕選了已經70歲的馬士英為首輔,呂大器則被選為次輔。

呂大器原本在弘光時期就跟馬士英不對付,甚至被馬士英逼得離開南京。如今眼見就要一步登上文臣之頂,成為內閣首輔,卻被馬士英擋住,自然心中不舒服。

不過在一片向公的朝局氛圍下,他也沒準備做什麼,只是將馬士英盯得更緊了——一旦馬士英犯錯,他絕對會毫不猶豫地讓人彈劾。

昨夜他得到訊息,數日前馬士英的一個侄孫在貴陽城醉酒後飆車,不僅撞上了好幾個路人,被當地巡警攔截下來後,竟然還拿出馬士英的身份威脅巡警。

今日這件事就會見報。

再加上都察院那邊的彈劾,他就不信馬士英還能在首輔的位置上呆下去。

很快,時間來到八點四十五分,閣臣們相繼走出各自辦公室,前往武英殿。

身為首輔,轉任吏部尚書的馬士英走在最前面。他雖然已經七十歲,但仍舊臉色紅潤,身體健朗,精神那是相當的不錯,不像袁繼鹹,六十多便疾病纏身不得不致仕修養。

作為次輔的呂大器接任的是戶部尚書之位。

然後便是禮部尚書朱之瑜(字舜水)——這位由提學司幹起,如今掌握著大明帝國的禮儀之事及教育之事,且是近十年儒門推出來用於對抗自然科學的大儒。

不過,朱舜水這位新晉儒學宗師對推廣自然科學倒是不遺餘力,同時致力於革除儒學弊端。

他將儒學定位為修身養性、培養忠君愛國之心的哲學,用於政治教育及在海外傳播神州文化方面,倒也算是為儒學找到了一條出路。

所以,朱之瑜如今在內閣中威望也頗高。

朱之瑜後,便是財務部尚書何騰蛟、巡警部尚書堵胤錫、工部尚書劉鱗長、交通部尚書萬元吉,以及商務部尚書沈廷揚、宣傳部侍郎黃淳耀。

其中,商務部在昭武十年便升了半格,地位與原六部齊平,故執掌商務部的沈廷揚也升官為尚書。

倒是宣傳部,執掌之人依舊為侍郎,還沒有升格。

除了各部一把手外,各部侍郎同樣得到了傳召。

如:吏部侍郎陳子龍、申紹芳,工部侍郎宋應星、陳於階,戶部侍郎熊汝琳,巡警部侍郎錢肅樂,財務部侍郎蘇觀生,等等。

至於解學龍、路振飛、黃道周、沈猶龍等一批老臣,都在昭武十年後因年齡太大陸續致仕,其中甚至有人回鄉不久就去世了。

來到武英殿州,眾臣走到各自座位前,卻並沒有坐下,準備等監國公主過來,行過禮後,再入坐。

沒等多大會兒,便聽司禮太監高聲喊道:“陛下駕到!”

陛下回來了?

眾臣聽得皆是微愣。

隨即齊齊看向武英殿丹陛處。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