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瀛洲王領見聞,大明帝國內海(第1/2頁)
章節報錯
“公主殿下慧眼如炬,這惠城確實是請了一位江南建築行業的匠師設計並主持建造的。”
朱媺姕聽了再次訝然,道:“匠師可是僅次於大匠師的存在,徽妍姐姐能將一位匠師聘請到這瀛洲來,可真是有本事。”
朱徽妍謙虛地笑了笑,卻沒就此事多說。
惠城被兩縱兩橫的四條街道分成了一個井字形,惠王府及主要衙門都在這井字形的中間區域。
另外八個區域,有以工坊為主的工坊區,有以販賣瓜果蔬菜、魚肉為主的菜市場,還有以百貨商品為主的商貿區,其他的區域則以民居為主。
朱媺娖見各條街道人都不算少,有的街道甚至頗為繁華,不禁好奇地問:“徽妍姐姐,惠王領如今在冊人口有多少?實際人口又有多少?”
朱徽妍道:“在冊人口十三萬六千七百五十三,實際人口約莫在十五萬左右。”
“這麼多?”朱媺姕再次驚訝了。
自從明月號到瀛洲,她一路遊歷了唐王領、淮王領、衡王領、益王領、魯王領、周王領,對各個王領的情況都有所瞭解。
論人口,這前六個王領中以唐王領在冊人口最多,也不過十萬人出頭。
之後是周王領,有九萬餘人。
看似強大的魯王領,在冊人口才七萬多,且其中還有不少是之前從朝鮮、日本強行“移民”過來的。
而淮王領、衡王領、益王領,少的只有三萬餘人,在冊人口多的也只有五萬餘人而已。
至於說王領的實際人口,主要是指那些前來賺錢,並未在王領落籍的人。這類流動人口,在前六個王領都沒超過一萬。
而在惠王領,流動人口竟然有三萬左右,這不能不讓朱媺姕吃驚。
朱徽妍笑著解釋道:“惠王領能有如此多的人口,有兩大原因。
其一,是我惠王領對土著一直實行懷柔歸化政策,使得許多土人歸化成為惠王領百姓。
殿下若去翻看惠王領的人口秘冊,便會發現,有六萬餘在冊人口,都是歸化的土人。
其二,便是因為前幾年惠王領相繼發現了幾座金礦,訊息被我特意傳到南洋乃至大明,這才引來不少淘金客。
幾年下來,這些淘金客有些便在惠王領落籍為民。雖然大部分淘金客仍是流動人口,卻也為惠王領帶來了人氣和商機。”
朱媺姕道:“說起金礦,周王領那邊也發現有金礦,可吸引來的淘金客卻遠不如姐姐這邊多——周王領可是比惠王領離南洋和大明更近些呢。
至於周王領願意落籍的淘金客,那就更少了。說到底,能擁有如此多的人口,還是徽妍姐姐這邊的政策好。”
說話間,朱媺姕注意看街上的行人,發現確實有不少土著人,便是金髮碧眼的西洋人也有幾個。
可見惠王領在吸納人口一事上是海納百川的。
有個事朱媺姕沒講,那便是周王領其實發展的也相當不錯。
其人口之所以少於惠王領,一是最初的發展資金比惠王領少,二是周王對落籍人口是有一定要求的,並非什麼人都收。
逛過了城內,朱徽妍又帶著朱媺姕到城外一些地方去遊覽。
除了伐木工廠、金礦、鐵礦這些關係著惠王領發展的地方,還有一些自然美景。
用了三日時間,朱媺姕才算是將惠城周邊的“景點”都逛完。
這一日,她在惠王府的臨時住處歇息時,朱徽妍帶了一摞賬冊找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