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作為後世神州的一個王朝,自然也想過學明朝在越南設省試一試。便趁著西山軍之亂時出兵干涉——當年大明出兵安南,設立交趾布政使司,便是在外戚胡氏篡位後,應陳朝遺臣之邀出兵的。

結果,清軍進了越南讓已經滅了阮、鄭兩家正凶的西山軍一通勐揍,直接給幹懵了。等回過神來,乾隆皇帝便趕緊下令撤軍,就此不再管越南的事。

···

朱媺娖之所以在這裡研究“大越”歷史,自然是因為大明要攻打越國了(後面都稱越國,不稱越南了)。

此前,大明朝廷曾從鴻廬寺派出外交使者分赴鄭、阮兩家的都城,要求兩家無條件歸順大明,並舉家搬遷到大明來。

結果這兩家都使出了拖字訣,以各種理由拖著,虛與委蛇,就是不答應。

眼見秋季已至,水陸兩方面大軍也都準備數月乃至數年之久,朱媺娖與一眾軍機大臣商議後,便決定出兵收取故地交趾。

從後世的歷史來看,如今以阮、鄭兩家為主的越國軍隊都算是比較能打的,畢竟有南北幾十年的征戰在練兵。

另外,越南也接觸了來東方殖民的幾個西方國家,軍隊中是裝備了一些火槍、火炮的。

但和大明軍隊比起來,越國阮、鄭兩家的軍隊,無論是在將士素質上,還是在裝備方面,完全不夠看。

昭武十一年,秋。

大明帝國以靖西伯、廣西軍務提督、掛徵南將軍印李定國為陸路方面軍主帥,以平南伯、邊軍第十九鎮總兵楊國棟為副帥,以南洋水師提督越海伯鄭鴻逵為水路方面軍主帥,合兵近二十萬,從南、北兩邊出擊,同時攻打阮氏、鄭氏。

越國雖然有幾次在國內擊敗神州王朝軍隊的經歷,但這次顯然不同以往。

大明軍隊不僅在將士素質、裝備上超出越國軍隊一大截,更是在廣西進行了數月乃至數年的適應性訓練。

選擇的戰爭時間又是氣候利於明軍的秋冬季節。

於是,在明軍的攻打下,無論是阮氏還是鄭氏的軍隊,都節節敗退,連續丟城失地。

昭武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鄭氏火速繼位沒多久的新家主鄭柞,無奈之下選擇向圍住了升龍城的明軍投降。

越國鄭氏,也即是越國民間所稱的越北國鄭氏王朝就此滅亡。

阮氏要更堅挺一些。

直至昭武十二年二月初三,明軍方攻破阮氏都城順化。阮氏家主阮福瀕不甘心家破國滅,於是在阮氏所建偽王宮中舉火自焚。

越國阮氏,即民間所稱的廣南國阮氏王朝,就此滅亡。

同月,在越北山區高平自娛自樂的莫氏亦選擇歸順大明。

昭武十二年三月,大明帝國設交趾省,改“升龍”名為“河內”,定為交趾省治。

此戰之後,西南諸國再次震動。

南掌國、暹羅國雖然國勢強盛,又有雄主在朝,可面對大明兩年間西滅東籲、東滅越過的恐怖軍威,卻也不禁戰戰兢兢,生怕明年大明就出兵把他們也給滅了。

於是,兩國今年派去大明南京朝貢的使團所攜帶的貢品更多更珍貴了,只希望大明看在他們作為藩屬國如此孝敬的份兒上,別來攻打他們。

真臘國王也按例向南京派出了朝貢使團,卻給暗中交代給使者另一個重要任務,那便是攜帶國書,代表他向大明昭武大皇帝陛下請求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