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昭武二式,欲伐清虜!(第2/2頁)
章節報錯
回紫禁城的路上,郝光明也在和朱媺娖談槍械的發展。
“背靠我們這邊的技術,大明槍械發展就是快呀。如今前裝槍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極限了吧,再往後,就該研製後裝槍、帶彈夾的連發槍了。
哦,對了,還有機關槍,這玩意兒要是研製出來,草原上那些族群、部落就不再是對大明有威脅的外敵了,而是會成為能歌善舞的好朋友。”
說到最後,郝光明想起草原人民熱情歌舞的樣子,不禁笑起來。
朱媺娖也笑起來。
隨即卻道:“後裝槍的研製,我不準備進行的那麼快。畢竟,後裝槍的戰術和前裝槍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且如今大明便是邊防軍都沒全部列裝前裝燧發槍呢,再上後裝火槍,對他們而言變化太快了,未必能夠適應。
另外,以如今昭武二式前裝燧發槍的效能,即便對上此時歐洲最先進的火槍,也佔有不小優勢吧?”
歷史上,歐洲因為國家眾多、戰火連綿,武器發展進步很快,在崇禎時期歐洲頂尖火槍技術是超過大明不少的。
但並非所有的頂尖火槍都能得到普及性應用,很多因為價效比等原因,只能小規模的應用。
根據後世歷史資料,目前歐洲火槍仍以火繩槍為主,其次前裝燧發槍也佔據一定比例。
但在穩定性上,歐洲此時的前裝燧發槍並不如火繩槍,價效比就更比不了了,故火繩槍仍佔主流。
所以,朱媺娖覺得武器發展沒必要推進得那麼快。
有了太過超前武器,她怕大明把握不住。
而且她還年輕,以後有的是時間帶來更先進的武器製造技術···
幾日後。
朱媺娖在武英殿召集了軍務院眾臣,開了一個關於“討伐清虜”的軍事會議。
“經過昭武一年、二年,我大明北方各省份雖然仍需繼續休養生息,但南方多個省份已連續兩年獲得糧食大豐收,其中尤以四川為最。
以朝廷太倉如今積蓄的糧草,國庫之錢,已經足夠進行一次討伐清虜的行動。
此番,朕決意在明年春種之後發動海陸兩路大軍,同時攻打清虜偽平西王吳三桂及偽平南王耿仲明。
即便最終無法徹底剿滅清虜,也要將其兩大漢奸走狗剪除!”
這是大明明年軍事行動的大決策,朱媺娖說出來就行,不必交給軍務院眾臣討論。
所以,當朱媺娖說完,督理李巖、協理朱大典等就討論起具體的兵力調動和佈置來。
說起來,此時距離明年春種結束還有三四個月,但這麼大的軍事行動,很多事情肯定是要提早佈置的,畢竟下面的軍隊、糧草調動都需要一定時間。
···
軍事會議結束後,眾臣退去。
朱媺娖正準備回到竹林老宅那邊歇息,便見劉淑英匆匆從後面走來,手中拿著一封電文。
“啟稟陛下,廣西提督李定國傳來電文,請求於十日後對孫可望部展開剿滅行動。”
“哦?”朱媺娖訝異一聲,接過電文看起來。
李定國及其督標是在七月末抵達廣西的,其既要讓督標鎮適應西南氣候,又需要整編當地官軍,按理來講需要不少時間。
所以,朱媺娖預估中李定國對孫可望部動手的時間是明年秋季。
現在,李定國只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就準備動手,朱媺娖還是比較擔心的。
結果看了電文,她才知道李定國這麼快動手的原因。
其一,督標鎮對西南氣候的適應,以及官軍整編,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
這裡面,廣西巡撫瞿式耜及其學生張同弊、還有巡查御使張家玉等,都起到了不小的正面輔助作用。
其二,據軍情司及錦衣衛北鎮撫司的探子所傳情報,孫可望已經和雲南沙定洲聯絡上。若不盡快將其剿滅,二者很可能會在明年春上合流,一起對抗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