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想著,夏完淳也沒那麼失落了,畢竟他才十五六歲,以後還有不少機會。

當年他父親不也是二十二歲才中舉的嘛。

他不急。

很快,夏完淳回到夏允彝在南京租住的府邸,見夏允彝並沒有回來,心裡又有點失落了。

但他能理解父親,作為應天府府丞,今日鄉試放榜夏允彝定然更加忙碌。何況,自從朝廷事實官吏打卡點卯制度開始,除非不可抗力因素,夏允彝從不遲到早退。

夏完淳為有這樣一個好官父親感到驕傲。

調整好心情,夏完淳就在書房看起自然科學特刊中的化學部分···

太陽偏西時,夏允彝還沒下職回來,陳子龍卻過來了。

“老師。”

“看你這樣子,想來這第一次理科鄉試是沒過了?”陳子龍微笑著問。

“嗯。”夏完淳略帶不甘地道:“距離上榜中舉只差3分。”

陳子龍道:“你不必覺得可惜——只差3分,說明你即便上榜,也是僥倖吊在末尾,理科學識不足是事實。

既然如此,努力學習,等下一屆鄉試考個靠前的成績,那才是好男兒當為之事。”

聽了這話,夏完淳眼睛一亮,當即拱手道:“多謝老師提點。”

他知道,陳子龍如今作為大明基層制度改革事務的總督,也是相當忙的,卻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看望他,這份師生情誼很難得了。

“沒有中舉,你就不能上大學,依你父親的性子,想必也不會讓你長期待在南京,後面三年你有何打算?回鄉讀書,還是遊學?”

夏完淳聞言想起考試前的計劃,便道:“我準備響應朝廷號召,尋個地方辦鐵廠。” …

陳子龍聽得一愣,隨即問:“存古,你可是認真的?”

“我怎會在老師面前虛言?”夏完淳神色認真,“說起來,我還想讓老師入股一份,支援學生開辦鐵廠呢。”

陳子龍遲疑著道:“你若忙於辦鐵廠,哪有時間學習?可別下一屆理科鄉試又名落孫山啊?”

夏完淳道:“我準備依照自然科學特刊上的指導,以及一些理科同道的討論開辦新式鐵廠。

這其中是要用到一些化學知識的,或許可以讓我對化學認得識更加深刻。

況且,我又不是事事親力親為,待鐵廠辦起來,我抓總就是了,是有時間學習的。”

陳子龍道:“此事怕是還得得到你父親允准。”

“學生知道。”

兩人正說著,夏允彝終於回來了。

夏完淳當即將辦鐵廠的想法一說,令陳子龍驚訝地是,夏允彝不僅沒有阻止,反而很支援。

“陛下有言,我大明以前就是喜歡空談的人太多,能辦實事的人太少,才日漸衰落。

你能響應朝廷號召辦鐵廠,利國利民,是大好事,為父怎麼會不允准呢?

不過,你想要讓為父和你老師入股支援,還需寫一份關於辦鐵廠的計劃書來。

若你什麼都不懂,只有一腔熱血,浪費了錢財事小,還浪費了大好光陰,傳出去也惹人笑話。”

陳子龍其實也不太反對夏完淳辦鐵廠,聽了夏允彝這番話,便笑著點頭符合道:“你父親說的不錯,你得拿出辦廠的計劃書來。”

朱媺娖登基後,朝廷各部門都進行了各種革新,下面的人想辦事得寫計劃書、申請書等檔案,也是一大特色。

只是夏完淳沒想到父親竟然將這規矩套用在他身上。

但他並沒有退縮,而是果決地點點頭,道:“父親和老師請給些時間,我會拿出一份合格辦廠計劃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