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解學龍為了朱媺娖及朝廷的面子,沒把話說明白,但他話裡的意思眾人卻都聽明白了。

那就是勸朱媺娖別再跟那些私錢販子較勁了,因為不可能贏。而一旦失敗,那就是國家、百姓皆輸的局面。

解學龍認為他與袁繼鹹的一番話,算是把大明錢法問題講得很清楚明白了,朱媺娖應該能聽從建議才對。

然而,朱媺娖只是稍稍沉默,便道:“既知錢法有問題,豈可因尾大不掉就不去處理?如此豈不是將禍患遺留後人?這與躺平何異?”

眾閣臣雖然是第一次聽聞“躺平”一詞,但這個詞用在此處很形象,他們一聽就懂了。

都不禁老臉發紅。

心想:不躺平有什麼辦法呢?錢法問題根本解決不了啊。

朱媺娖就見眾閣臣沉默,便又道:“錢法弊端既是國策遺留,那就更改國策。今日內閣便擬令,廢除我大明之前的古錢!”

閣臣們彼此望了望,隨即解學龍便苦笑著問:“陛下當我朝歷代君臣不曾想廢除古錢幣嗎?問題是如何廢除呢?

民間以古錢、私錢交易者,數不勝數,如何能禁絕?朝廷下此政令,卻無法實現目的,最終只會令朝廷威望受損啊。”

確實,有些事不是朝廷、國家下令就能禁絕的——國家政策有的時候可以強制實施,但有的時候卻只能因勢利導。

朱媺娖微皺著眉頭,又一時沉默,卻是在聽郝光明給他出主意。

至於郝光明是否有足夠的智慧——就算他沒有,不還有網路以及後世的眾多網友嘛。

很快,朱媺娖就開口道:“其一,朝廷有司不收取也不承認古錢幣的價值。

其二,以高於市價的價格,向民間兌換古錢幣。

其三,持續嚴厲打擊私錢、偽幣。凡私造銅錢者,皆按《大明律》嚴懲,家族三代以內,除舉告者外,餘者皆流放!”

其實歷朝歷代私造錢幣都是重罪,除唐朝主犯流放外,秦漢自至明朝都是判斬首或絞死。

大明律關於此罪的處置前文已經講過,其中對於舉告著獎賞也很豐厚,或官府獎勵幾十兩白銀,或獎勵私造錢幣者家財。

明知是私錢,且仍使用的,也只是減罪一等處置。

同時地方官員還有連帶責任,轄區出現私錢,至少也要記大過,影響升遷不說,事情太大還可能獲罪。

然而,法律都是靠人去執行的,所以別看《大明律》在這方面嚴厲,基本過了洪武朝就沒較真地去執行了。

比如說“明知是私錢卻使用者,減罪一等處置”,那就是流放。

大明百姓中明知是私錢,卻使用的不知有多少,難道全都流放?

朝廷根本流放不過來。

這不,朱媺娖才說了三條策略,袁繼鹹就將這個問題提出來了。言下之意,根本不可能按大明律嚴格執行,那樣只會逼得天下百姓皆反。

朱媺娖聽了再次皺眉,道:“那就給出一年之期,各地百姓凡持有私錢者,皆可到官府有司按市價兌換昭武通寶。

一年之後,禁絕古幣、私錢流通,市面只准通行昭武通寶及我大明其他通寶···”

說到這裡,朱媺娖忽然停下來。

因為另一邊的郝光明忽然意識到一個嚴重問題。

“昭武通寶和私錢很好區分,可是大明其他通寶卻難以辦到啊。

其中較為精美的嘉靖、隆慶通寶還好說,像幾年前朝廷及地方官府、軍閥鑄造地崇禎通寶質量甚至還不如有的私錢,怎麼和私錢區分?”

聽了這番話,朱媺娖不禁覺得頭大。

幾位閣臣將朱媺娖忽然沉默,先是不解,去也很快想到朱媺娖所言有大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