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在農村採用三級制度外,還將在城市採用縣、區、街、巷四級制度。

之所以不完全照搬後世城市行政劃分,自然是因為大明自有國情在。

大明城市化程度在封建社會來講,其實已經頗高,尤其是在江南,府城兩縣乃至三縣附郭的不止兩三例。

如蘇州、西安、南京、北京、成都、廣州等。

所以,朱媺娖便沒用區替代縣,而是將區作為下一級的行政單位,以細化城市的行政管理。

在這新的城市行政制度中,一區行政之首稱為區正。州城區正為從八品,府城區正為正八品,省城區正為從七品,京城區正為正七品。

京城縣令為正六品,正好比區正高一品兩階。

區正配區副及其他佐二官員若干,其中區副官銜比對應的區正低一階。

街道設辦事處,主要負責人稱主任,再配以副主任及其他吏員若干。

街道辦事處主任,比對應的區正要低一品。故州城街道主任為從九品,以此類推,京城街道主任為正八品。

一條巷子的負責人,如村長般由民眾推舉,稱為巷長。

唯有京師、京城、成都三處巷長為吏員,其餘各處巷長皆不入吏員編制。

之所以將這三座城市特殊化,自然是因為其地位不同,人口眾多的緣故。

南北兩京就不說了,成都算是朱媺娖的“龍興之地”,按照慣例,今後會作為大明陪都。對於這類城市,很有必要進行更細緻的管理。

因為這套制度相當成熟,確立後,便會在應天府、順天府、成都府實行。

待一年後,將推廣至南直隸、北直隸、四川、重慶四省,再過數年,便推行至整個大明。

基本上是跟著清田政策進行的。

···

關於廢除裡甲制、在三府試行“鄉鎮、社、村”三級制的內閣會議結束後,由朱媺娖下旨,內閣加印,升任陳子龍為戶部郎中、總督三府基層改制諸事務。

故而,如今陳子龍也可以被稱為總督了。

只不過他這個總督和堵胤錫、呂大器那類總督兩省軍務的封疆大吏是不能比的,而是類似於張國維的河務總督這種臨時差遣。

同時,大明報報社提舉柳如是也接到了一個任務,那便是在下一期《大明報》政治版面刊登一篇由陳子龍寫的文章。

既是向民眾講解“鄉鎮、社、村”基層三級制,也是對這一新政進行宣傳,鼓勵民眾配合新政的推行落實。

大明報報社衙門(大院)。

柳如是收到朱媺娖的諭旨,得知陳子龍被朝廷委以重任,還升了官,一時也是頗為感慨。

再看了看書案上,她才定稿的一篇親筆文章《論禁妓令之必要》,不禁回憶起十幾年前的經歷。

這是一篇以她親身經歷為證,用來為民間議論了大半個月的“禁妓令”定論的文章,且釋出時會署上她最為人所熟知的名字“柳如是”。

對於朝廷推行的“禁妓令”,她是萬分支援的。因為她就是從小被人販子擄掠走,賣到了蘇州吳江縣歸家院,給歸家院的頭牌名妓徐弗為婢。

這是外人所知她淪落章臺經歷的初始,卻不知在此前,她被人販子拐賣後,到跟隨徐弗前的這段經歷有多麼苦難。

那時她和許多幾歲大的小女孩,常被關在陰暗不易被人發現的地方,每日也只有一兩餐,勉強維持性命。

即便是到了歸家院(妓院),起初也是和一群年齡相若的女孩一起進行各種訓練,動輒被罰,吃不到飯、捱打,都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