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電訊處六組,問鄭家糖業(第1/2頁)
章節報錯
腹誹歸腹誹,洪承疇知道,既然成了叛明仕清的奸賊,他就回不了頭了。
唯有讓大清成為天下正統,至少和大明來個南北分治,他才有可能從奸賊變為大清開國功臣。
於是認真思考多爾袞所說的問題。
很快,他便答道:“臣以為,當先遣人去訓斥朝鮮君臣,令他們先完成半數的徵兵、徵糧。如若不然,就派出大兵征討。”
多爾袞一聽,就知道所謂大兵征討不過是威脅之語。
清國如今滿洲八旗不過三萬多,其中真正的精銳依舊一萬左右。
遼西吳三桂、遼南耿仲明,皆在漢將擁護下成為割據一地的藩鎮,清國同樣需要有一定防範,如何能派出大兵征討朝鮮?
所以,洪承疇這番話,其實是委婉地勸諫他放低對朝鮮的徵兵、徵糧要求?
多爾袞自認為他要求並不高,如今又減半,那像什麼樣子?
可是思及清國如今的實力,多爾袞最終還是一嘆,道:“那此事便也照洪大學士說的處理吧,只希望那朝鮮君臣能夠識趣些,不然朕真的要派大兵征討他們了。”
多爾袞覺得,真要打朝鮮也不是不行。
以清國如今的實力,也就勉強能欺負下朝鮮了。
他才繼位不久,此前攝政時大清又是從關內大敗回來的,急需一場勝利來穩定人心,穩定他的皇位,提振大清國上下計程車氣。
···
南京。
紫禁城,武英殿。
黃道周道:“陛下,朝鮮使者來南京已五日有餘,希望朝見陛下。”
“是嗎。”
朱媺娖聽聞有外國使者來朝見,並沒有絲毫激動,因為朝鮮屬於神州王朝的千年小弟,來朝見新帝屬於十分正常的政治行為。
朱媺娖在意的反而是另一件事。
“據朕所知,朝鮮君臣十年前便投降清國為其藩屬,還出兵、出糧,替清虜入寇我大明出了不少力。甚至在入關的清虜中,就有一部分朝鮮兵,此事朝鮮君臣可有解釋?”
“這···”
黃道周也沒想到朱媺娖直接就提起這檔子事,他有心想替朝鮮解釋一下,卻發現根本沒法解釋。
朝鮮可以說是在清國大兵壓境的情況下,不得不叛明投清。可就像那些大明地方官員一樣——難道說清虜大兵壓境,你降清就有理了?
若你朝鮮真的忠於大明,就該在清虜入侵中抵抗到底。而不是直接降了清,還出兵出糧幫著清虜來打大明。
朱媺娖見黃道周無話可說,便道:“先將朝鮮使者晾著吧,等他們知道錯在哪兒了,有了實質性的贖罪行為,朕才會考慮接受他們的朝見。”
黃道周對於朝鮮降清的行為也是厭惡的,聞言便沒多說,直接應道:“臣明白了。”
待黃道周離開,朱媺娖起身在正殿內走了兩圈,便來到後殿。
如今這裡依舊是秘書處與電訊處辦公之所,只不過已經讓人在裡面新增了兩道隔牆,將之分成了三間房。
武英殿後殿大小僅次於正殿,即便被分割成三間,每間依舊不小。
最中間的是朱媺娖以及在後殿工作的近臣閒坐休息之處,朱媺娖偶爾也會在這裡“下線”,前往後世的竹林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