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這第二場教育專題會議,是研討如何具體實施三年義務教育的。

···

“陛下,如今應天府人口近三百萬,適齡兒童眾多。若只是招收男子為教師尚好,要是對女童單獨開班,以女子為教師,恐怕難以招募如此多的女先生。”

會議一開始,時任南直隸提學使的袁樞就給朱媺娖提了個難題。

朱媺娖雖然跟郝光明商量過後,對此事早有計議,卻還是準備聽聽臣子們的想法。

一則,得引導臣子去思考,不能什麼事都指望著她出主意。

二則,也是加強臣子們對政事的參與度,如此他們辦起事來才會積極。

馬士英此前在庭辯女童是否該納入義務教育中時沒怎麼發言,如今見局勢已定,朱媺娖只是需要出主意、解決問題的人,當即就站了起來。

“陛下,既然女先生難招,不如便讓男童、女童混班。反正都是五至十歲的孩童,同班上學也沒什麼。”

馬士英說完,陳子壯立即反對,“不可,男女有別之念皆是從孩童時灌輸,若男女混班,則不利於教導孩童理解男女之防。

且百姓對於女童入學就未必願意接受,若將男女混班,必然更加反對,介時此事如何能執行?”

陳子壯眼見著無法阻止女童被納入義務教育中,並沒有消極以對,而是想著儘量幫朱媺娖規避實施此政中易犯的錯誤。

男女分班,便是他新的堅持。

其後,解學龍、黃文煥等人,乃至袁繼鹹,也堅持要男女分班才可。

見此,馬士英心思輾轉,道:“陛下,臣有兩策,或可解決此問題。

其一,是強令官吏家中識字妻女為女童班教師;其二,則是以男子為女童班教師。”

眾臣聽此,又頗為激烈的討論起來。

“從未聽聞朝廷強徵官吏妻女的,儘管是為教書先生,必然也會引起官吏不滿,甚至生出禍亂。”

“這一條確實太僵硬了。”

“可是用男子為女童班教師便可以嗎?”

“此事得看怎麼想了,畢竟女童班只是一些不過十歲的孩子。另外,一些富貴人家請男子為西席先生教導家中女孩也是常有的事。”

“···”

聽眾臣議論難決,朱媺娖乾脆直接拍板道:“朕以為,可將次輔之策略作更改——女先生繼續招收,即便應聘的人少,也總有願意的。若有不足,便以男子教師補充。諸卿以為如何?”

見朱媺娖沒準備男女混班,袁繼鹹、陳子壯等人自然不會再反對,當即和馬士英等一起表示贊同。

解決了缺乏教書先生的問題,剩下的便是一些小問題了。

朱媺娖跟眾臣商討了兩個多小時,便將相關事宜都確定下來。

最後,朱媺娖則勒令,應天府各縣小學必須在二月初八開學。

也即是說,接下來為此事應天府各縣便只有一個月的準備時間。

這件事需要忙碌的是應天府各縣主官及府學、縣學官吏,對於最上級的禮部而言,接下來這段時間最重要的是準備將在二月份舉行的會試。

這場會試既是朱媺娖登基後舉行的第一次會試,也是科舉改革後舊學舉人們最後一次考進士的機會。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