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庭辯,綿掌(第1/2頁)
章節報錯
昭武二年正月初八。
應天府,紫禁城。
朱媺娖召集了閣臣、禮部五品以上的官員,以及南直隸提學使、應天府府學教諭在武英殿開會,研討教育相關問題。
這已經是昭武二年的第二場教育專題會議了。
自初三各衙門陸續開門運轉以來,朱媺娖最先召開了軍事會議,其次便是在初五召開了教育會議。
在第一場教育專題會議上,主要是確定了在應天府、順天府、成都府實行三年小學義務教育。
其中,關於小學使用新教材這一點,朱媺娖早就跟眾臣進行過討論。
眾臣也知道後世的一些知識對於解決大明各種問題,讓大明發展強大,更為有用,況且朱媺娖也並未再小學教育中完全擯棄儒學。
因此,在看過“帝君”郝光明請其他“仙人”編撰的三年小學教材後,眾臣基本都表示贊同。
但對於女童是否該被納入三年義務小學教育範圍內,卻引起了一番爭論。
面對朱媺娖這位女皇帝,很多類似於“女子就該在家相夫教子”、“女子無才便是德”等以前常用於教導女子的話都沒法兒提。
因此,反對這事的人是從另一方面提出質疑的。
那日的情景是這樣——
新任禮部左侍郎陳子壯最先出列道:“陛下欲令女子得到教育,固然是好意。然於百姓們來講,此舉卻過於驚世駭俗,更何況是要強制執行,恐怕會引得民怨沸騰。”
陳子壯今年剛五十歲,是萬曆四十七年的探花,後來在崇禎年間官至禮部侍郎,還曾做過弘光朝的禮部尚書。
故此,他雖是廣東人,官話卻講得很標準。
其人博才多學,不僅是嶺南著名詩人,對明朝經濟之道亦有所研究。
可同時他也是頗為傳統的儒生,且剛做官時便以嫉惡如仇、剛直敢言著稱。
雖然朱媺娖本人以及秦良玉、紅娘子、劉淑英等少數奇女子的存在,令他對女子印象有所改觀,可他還是認為,朱媺娖要一下子將女子納入義務教育太激進了,會引起民怨。
畢竟,在大明絕大多數人的認知中,女子是不需要識字的。
這不,在陳子壯後,禮部右侍郎黃文煥便起身附從道:“陛下,朝廷欲令適齡男童接受三年義務教育尚未必能成,若是再加入女童,百姓怕是難以認同。
介時,整個義務教育恐將陷入停滯的局面,還請陛下三思啊。”
令朱媺娖意外的是,禮部左、右侍郎成了反對女童入學的急先鋒,黃道周這位禮部尚書兼閣臣卻並未發一言。
朱媺娖對於有大臣反對女童入學之事早有預料,但廷議中,她作為皇帝不好輕易下場,便讓秘書劉淑英參與了這場教育會議,替她發聲。
劉淑英自跟隨朱媺娖以來,已受到頗多後世認知的影響,更何況為了此番教育會議,她還被朱媺娖耳提面命過。
此時便起身出聲道:“兩位侍郎皆言女童入學驚世駭俗,不為世人所理解,可為何不言女童入學之利?”
見劉淑英起身說話,參與會議,不少大臣都不禁皺眉。
陳子壯直接對朱媺娖道:“陛下,劉淑英身為秘書,卻於此等會議上胡亂發言,實有悖法度,還請陛下黜之!”
黜之,就是開除。
此前朱媺娖確實沒說過秘書處人員可以參與這等會議,卻也沒說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