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願稱之為明末真正的文學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了郝光明地的話,朱媺娖道:“馮夢龍我知道,《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的攥集者嘛。怎麼,他還對戲曲有研究?”
“馮夢龍對、戲曲、民歌、笑話等通俗文學都有研究,在你們這時代攥輯了不少相關書籍,對後世研究宋元明時期的通俗文學有極大幫助,貢獻很大。
因此在我看來,和你們明末其他正統文人相比,馮夢龍這種透過作品反應普通百姓苦樂的,才算是真正的文學家。其他人,也就能稱為文人而已。
我這就將馮夢龍的資料蒐集一些,傳過去,你看看就知道了。”
朱媺娖一笑道:“不用那麼麻煩,左右現在無事,我回去跟你一起檢視就是了。”
說完,朱媺娖吩咐了隨侍的連翹一聲,就在武英殿回往後世的竹林老宅。
然後兩人一起檢視馮夢龍的資料。
明末時期雖然風氣已經相當開放,思想上也隱約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可馮夢龍因思想、行為太過獨特,仍被視為奇葩。
甚至因此影響到了他的科舉。
馮夢龍思想上受王陽明、李贄影響,喜歡錶達真摯的情感,反對虛偽的禮教。
他年輕時混跡於青樓瓦舍,喜歡與三教九流等下層人士打交道,因此在正統文人當中名聲很不好。
據說馮夢龍之所以屢試不第,便與此有關。
後來一直等到崇禎三年,也即是馮夢龍五十七歲時,才被補為貢生,次年又破例授為丹徒訓導。至崇禎七年,又升任福建壽寧知縣,而後致仕。
致仕的主要原因不是他年紀大,而是他只有秀才功名,還是補的貢生,能做到知縣已經算是皇恩浩蕩了。
致仕後,馮夢龍在家鄉繼續從事攥輯各類通俗文學的工作。
如明朝的白話《三遂平妖傳》(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術法最早便記載於此書),明朝的笑話集《廣笑府》,以及《古今譚概》、《墨憨齋定本傳奇》等。
最著名的“三言”更是明清時期短片白話的經典代表。
雖然這些書都是根據民間流傳的說書、故事、傳聞等攥輯的,卻也不能因此低估馮夢龍的貢獻。
畢竟如《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這樣的名著,也有相當部分故事出自攥輯,而非作者純粹原創。
看到後面,朱媺娖又發現,馮夢龍雖然自己連個秀才都考不上,但卻是個大明“金牌科舉教師”。
這一點倒是和李贄有些相像。
李贄出名的原因之一,便是擅長指導他人科舉,其學生中舉者不知有多少。
馮夢龍沒有李贄那麼誇張,他從小就因家學精研《春秋》,因此也只指導這一科,甚至還出了一本類似於三年高考五年模擬的書籍《春秋指目》。
馮夢龍在戲曲方面雖然不如白話方面那麼出名,但在明末這時期來看,其實已經屬於頂尖水平。
其本人創作的戲曲流傳至今的不多,只有《雙雄記》、《萬事足》。
但馮夢龍的改編、編導能力卻很強。
如《牡丹亭》、《邯鄲夢》、《佔花魁》等後來清朝時流行的雜劇,基本都是他的改編版本。
另外,由於明末江南流行崑曲,所以他也改編過不少崑曲,如《遊園驚夢》、《春香鬧學》等。
據說,馮夢龍改編過的戲曲節奏更快,更生動形象,合乎情理,突出中心。
在郝光明看來,大概就類似於現代的精絡之於傳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