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關於田稅改革,朱媺娖早就和郝光明商量好了,那就是借鑑歷史上雍正的一系列改革。

先清丈田畝,再攤丁入畝,接著士紳一體納糧,最後再立法限定最高地租。

這一套下來,大明的普通農民、佃戶日子都會好過不少。

不過,朱媺娖並不準備一下子將四個大招都放出來,因為這樣對於地主們來講太疼了,必然會引起地主階級的反抗。

雖然朱媺娖如今有八十多萬大軍,並不怕地主階級的反抗,卻也不想鬧出太大的動亂。

況且,如今地主士紳階級把握了廣大鄉村的話語權,她想要一下子落實四大招也很困難。

缺乏去具體落實的工作人員不說,平民百姓還會被地主士紳階級蠱惑,站到朝廷的對立面。

所以,朱媺娖準備一刀刀的給士紳地主階級放血,並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起一支龐大的田稅改革、維護隊伍,並透過宣傳逐步取得平民百姓的信任。

反正她如今有的是時間,並不著急。

“臣以為,欲進行田稅改革,首先便要清丈田畝。”戶部尚書張有譽第一個起身發表看法。

但“清丈田畝”之事,很多人都知道。因為歷朝歷代要革除田政弊端,都要清丈田畝。

遠的不說,張居正改革中便進行了清丈田畝,並且將其作為最後一條改革政策。

可惜,清丈田畝才開了個頭,離完成尚遠,張居正就死了。

人亡政息。

其他的新政都被廢除,更別說清丈田畝這條動了宗室、勳貴、士紳地主三大既得利益群體大蛋糕的新政了。

若非如今形勢已經與萬曆初年大不相同,張有譽一上來就提“清丈田畝”絕對會被一大票保守派大臣噴死。

但如今他開頭只提這麼一件事,卻是被不少人看不起。

即便不以史為鑑,眾臣也都知道,自朱媺娖登基前重組內閣諸部開始,便讓戶部著手培訓一批又一批用於清丈田畝的吏員。

五月底,戶部便一直在招募識字且會簡單算術者為吏員,教授他們如何清丈田畝,並進行一系列培訓。

半年下來,這類吏員已經培養了上千人!

張有譽作為此事的經辦人,若還不知朱媺娖進行田稅改革的第一步是要清丈田畝,那他這戶部尚書也就不用幹了。

“臣以為,欲進行田稅改革,最重要的是做好官員選任之事。”首輔袁繼鹹第二個發表意見,“再好的政策,若無得力官員去主導,也難以落實。”

禮部尚書黃道周道:“田稅改革事關重大,還是應該先試點推行。臣以為不如彷照此前財政部、法務院及巡警部新政,在應天府試點推行三個月,再推行到整個南直隸。大見成效後,再推廣到其他省份。”

“···”

聽著下方一眾臣子提出各種建議,基本都是促成田稅改革的,沒有人反對,朱媺娖不禁微笑著點頭。

要是這種時候還有人敢冒出來在朝堂上反對田稅改革,她可不會客氣。

但朱媺娖很清楚,這不是說沒人反對田稅改革了,而是反對者都隱藏在水下,伺機而動。

且這樣一來,反對者在落實田稅改革時搞些小動作,反而會帶來不少麻煩。

估計,在她的壓制下,即便釀不成大的動亂,小的流血衝突肯定會不少。

這不,巡警部尚書解學龍很快就提及了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