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分兵,埋伏(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李巖的提議,朱大典、馬科等均表示贊同。
艾能奇、馬寶能否追上並攔截住清庭要員仍是一個未知數,那麼,若能儘量殲滅從河南、山東潰敗下來的清虜,以後派兵出關徹底滅亡清虜便更容易些。
至於黃得功、楊展麾下的兵力是否充足,軍務院眾臣均認為沒問題。
如今,黃得功不過分派出三鎮衛戍軍,其麾下尚且有禁衛軍第二鎮、第五鎮,以及邊防軍第十一鎮、第十三鎮。
另外還有楊展所領邊防軍第四鎮,劉芳亮所領邊防軍第十二鎮。
六鎮兵馬,以兩鎮駐守京師及附近州縣,派兩鎮分別去延慶州、密雲衛支援艾能奇、馬寶,再派兩鎮取保安州及宣府鎮,完全足夠。
商議完畢,軍務院便照此議,給黃得功、楊展釋出軍令···
密雲。
十月原本是秋高氣爽的季節,可因為小冰河時期的原因,天氣已經有些寒冷了。
七歲的福臨坐在顛簸的馬車裡,隨著冷風透過門簾縫隙灌入車內,不禁打了個寒顫,往布木布泰懷裡一縮,道:“皇額娘,好冷。”
布木布泰拿起一件皮毛大氅給他披上,道:“一會兒休息時,喝些熱湯就不冷了。”
福臨仰著頭問:“皇額娘,什麼時候能休息?朕的屁股都顛疼了。”
隊伍從今早天方亮開始走,已經走到太陽偏西,布木布泰覺得也該停下歇息了。
畢竟隊伍中不少人家眷都是老弱婦孺,經不起太長時間的顛簸趕路。
她於是遣人去問多爾袞。
沒想到多爾袞親自過來,並登上了馬車。
多爾袞也不避諱福臨,再加上馬車上的空間並不算大,他便一屁股坐在了布木布泰近旁,與之膝蓋挨著膝蓋。
福臨已經懂了不少事,見此眉頭皺起,卻沒敢說什麼。
兩個大人則完全沒在意福臨的想法。
多爾袞道:“前面不遠就是密雲縣城,到了那裡我們就能歇息了。”
“這一走就是一個白天,老人孩子們怎麼受得了?”布木布泰覺得路趕得太急了。
後世某些電視劇其實將布木布泰表現得太過於優秀了。
不能否認,布木布泰在政治上確實頗有心計和手腕,但其他方面都很一般,甚至有諸多不足之處——這是其出身決定的。
她本來時草原科爾沁部落的貴族女子,十三歲就嫁給黃臺吉為側福晉。此後除了一些宮闈陰謀和政治鬥爭,根本沒經歷過別的坎坷磨礪。
論長途趕路,不論是她從科爾沁遠嫁給黃臺吉,還是去年從關外遷入京師,都是在一種頗為寬鬆的環境下由諸多奴才伺候著進行的。
哪裡經歷過如今這種為了逃命而趕路的事?
所以,別說福臨覺得辛苦,就連她也受不了。
他們這一大支隊伍不是騎馬便是乘車,連續三天都是用整個白天趕路,她真不認為明軍能追上——都說明軍從海上來,那應該沒有多少騎兵吧?
若是明軍都是步卒,就更難趕上他們這些人了。
何必走得如此急?
多爾袞解釋道:“正是隊伍中多老人和孩子,才要走快些,不然讓明軍追上,那才危險。”
事實上,多爾袞不會讓老人、孩子所在的隊伍面對明軍的情況出現,因為真到了這一步,隊伍就很容易崩潰,全都得玩完。
所以他會在此之前,軍隊和老弱隊伍分離——若明軍實力弱,就讓軍隊去解決了明軍;若明軍實力太強,他們也只能丟棄老弱婦孺所在的隊伍了。
當然,福臨和布木布泰他還是會盡量帶上的,畢竟如今福臨還是大清的皇上。
不過這些話多爾袞絕不會告訴布木布泰。
“我們從京師逃出關去,英王、肅王,還有山西那邊怎麼辦?”布木布泰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