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遠處先以弓箭拋射,再近些又紛紛拿出手銃轟擊,一個照面,解決了好幾百的清虜騎兵。

近戰之中,他們甲堅刃利,偏偏因為著甲更輕便而更靈活,這便讓清虜騎兵再次吃了虧。

便連鰲拜這等八旗滿洲中有名的勇士,都頂不住明軍騎兵的壓力,被迫得接連後退。

此時再聽無人機反覆喊著“大將軍阿濟格已死”的話,頓時清軍士氣跌到谷底,發起反攻所舉起的氣勢徹底散掉,各隊、各牛錄紛紛敗逃。

如鰲拜、蘇克薩哈等臨時退到後陣的將領還想組織八旗軍堅持,高喊大將軍阿濟格沒死,可卻沒多少人信。

因為很多八旗將士只能看到帥旗,卻在帥旗下找不到阿濟格的人。

這無疑說明,阿濟格確實出事了。

最重要的是,明軍騎兵出乎意料的厲害,他們根本不是對手。

恰好這時,第八鎮、第九鎮、第十四鎮邊防軍,也從不同方向切入戰場,與清虜接戰。

上千門虎蹲炮接連打發,又有明軍火槍兵排隊輪番進擊,讓仍頂在前線的清虜如割麥子般倒下。

如此恐怖的場面,徹底擊垮了所有八旗軍的信心,頓時讓整個戰場的八旗軍都奪命北逃。

···

南京。

紫禁城,武英殿。

因正處在北伐清虜之時,朱媺娖這段時間注意力大多放在北伐戰事上。

她經常召集軍務院眾臣在武英殿開會,瞭解前方戰況,並作出一些決定。

今天,她正在跟李巖、紅娘子、朱大典等人議論山西姜襄等前偽清綠營將領準備反正,配合呂大器、李定國殲滅山西清虜的事。

“姜襄反正我們自然是要接受的,但重歸大明之後,他卻是不可再為實權將領了。

要怎麼安排姜襄等人,諸位可有什麼好的建議?”朱媺娖問軍務院眾臣。

楊廷麟建言道:“臣以為可以安排姜襄為軍校老師。”

影片投影中李巖也道:“臣以為軍校確實適合姜襄等人,不過他在為軍校教官前,也須得在將官進修班學習,並透過考試才行。”

也在影片投影中的馬科則遲疑道:“姜襄雖說同錦衣衛接觸過,表示要反正,可畢竟還沒有行動。他此番詢問條件,若得此答覆,會不會反悔?”

聽到這裡,朱媺娖道:“他若是反悔,那便不需要他反正了。對姜襄等陝西反正的部分將領安排,就這麼決定了吧。”

對朱媺娖而言,姜襄先後降順、降清倒不是無法接受,姜襄最大的問題是成為了大同根深蒂固的軍閥。

後世歷史上,就連清庭都對姜襄有所讓步,可見以姜襄為核心的大同軍閥之根深蒂固。

朱媺娖是決不允許大明新軍中有這種軍閥存在的,所以姜襄最多給個閒職。

若姜襄不接受,也不過是讓陝西方面軍多費些手腳而已。

朱媺娖如此自信,也是因為近幾日從山陝及河南、山東傳來的戰報,都說明大明新軍戰力對比清虜要比她和軍務院預料的高不少。

至於造成這種預估的原因,則是她和軍務院漏算了大勢對士氣的影響——如今便是普通士卒,都覺得大明再次興盛,將清虜驅趕回關外是必然的事,士氣自是比朱媺娖等預估的更加高昂。

這讓大明新軍戰鬥力莫名提升了不小的一截。

所以,如今朱媺娖並不是很在乎姜襄等人的反正和策應。

其餘人其實

也並不是很在乎姜襄等人的反正,甚至如楊廷麟、朱大典這些崇禎朝的官員,還想追究當年姜襄降順的罪責。

因此,聽朱媺娖明言對姜襄的安排,便沒人提出別的意見了。

朱媺娖正待議下一件事,便見劉淑英從後殿拿著一份電報匆匆走來,神色古怪。

她先向朱媺娖一揖,才遞上電報檔案,道:“陛下,曾提督傳來電文,說他們在一小時之前的戰鬥中以光明火炮打死了徵南大將軍豪格,隨後山東兗州府的清虜就潰退了。

目前他正指揮麾下各鎮追剿清虜,只是擔憂此事會影響軍務院從海上出兵直取北京的計劃,故建議海上兩路兵馬趁清庭尚未得知前線訊息,儘快出兵北直隸。”

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到進行檢視

第457章 無人機陣斬阿濟格,豪格死清虜皆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