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功過各論,天津三衛(第2/2頁)
章節報錯
朱媺娖也不知是喜是憂。
竹林老宅那邊的郝光明道:“說到底,還是因為軍務院錯過了目前大明新軍和清軍的實力差距啊。
不過堵胤錫、曾英他們沒能實現軍務院的戰略計劃,甚至破壞了計劃,肯定是要罰的。
但他們擊潰清虜也有功,雖然功過不能相抵,後面該罰的罰,該獎賞的獎賞就是了。
目前最緊要的,還是讓黃得功、楊展直取京師,爭取把順治、多爾袞等清庭要員拿下。”
朱媺娖覺得郝光明說的有道理。
接著,李巖、朱大典等軍務院大臣也都認為該戰後再議功過,目前最緊要的是讓黃得功、楊展出兵登陸天津衛···
天津衛。
此地早在商周時期便有人類居住,漢武帝時在武清置鹽官,天津衛開始神州大地統治者的重視。
隋朝開通京杭大運河後,這裡為南北運河交匯之處,被稱為三會海口。
至當朝開闢蘆臺鹽場,天津衛逐漸繁華。
明成祖朱棣在此渡大運河南下爭奪皇位成功,為紀念靖難之役,故改原名“直沽”為天津,並派駐兵馬組建天津衛。
後又增加天津左衛、天津右衛,合成為天津三衛,成為北直隸重要的沿海衛所。
而天津衛的大沽口,在嘉靖年間為了防備倭寇,便設立衛所,構築堡壘。
清庭既知明軍水師、火炮強勁,自然不會忽略天津衛這處北直隸的軍事要地。
在天津派駐了一個牛錄的八旗滿洲軍、兩個牛錄的八旗漢軍,以及三千多精銳綠營兵。
除此外,更是提前兩百年修築了大沽口炮臺,在大沽口南北兩岸各安置了四門紅夷大炮,又有八旗漢軍操控的紅夷炮二十門。
如此炮火配置,都已經趕上後世清朝道光、咸豐年間了,可見清庭對天津衛防禦之重視。
又因天津還是河南、山東清軍的糧草、軍資轉運之地,故而清庭委派內大臣冷僧機以及梅勒章京屯泰鎮守。
便是統領三千多綠營精銳的,也是清庭絕對信賴的一位八旗漢軍將領,李永芳第三子剛阿泰。
李永芳九個兒子,除長子李延庚、次子李率泰為其前妻所生,為漢人;後面的七個兒子都是和愛新覺羅皇室女所生,均自視為滿人,這點透過名字也能看出來。
剛阿泰、巴彥便都是李永芳和努爾哈赤孫女所生。
所以,剛阿泰如今雖是綠營兵總兵,可地位並不比冷僧機、屯泰遜色多少。
這一日,三人正在天津衛城中議論河南、山東前線地戰事,忽然聽見大沽口方向傳來了一聲炮響!
頓時三人都站了起來。
統領三個牛錄滿漢八旗軍的屯泰驚疑道:“明軍竟真敢派兵從海上來襲?該不會是哪個炮臺誤發吧?又或者只是瞧見了海盜?”
原來,自從在大沽口構築炮臺後,屯泰就規定,除平時練習發炮外,只有見到了明軍水師來襲,才可以發炮通知天津衛這邊的駐軍。
已經頭髮花白的冷僧機道:“違背軍法亂髮炮,是要斬首的,誰敢亂來?不是海盜來襲,便是明軍水師來襲。兩位快些回各部去領兵準備戰鬥吧,不要在我這裡耽誤時間了。”
三人中是以內大臣冷僧機為首的,兩人聽了,立即應道:“嗻!”
然後匆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