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鳳陽府,霍丘縣城外。

明軍大營內傳出了黃得功豪爽的笑聲。

“軍功田、軍功章、英烈元、紀念碑,對將士們來講都是好政策呀,陛下果然將我輩武人放在了心上!”

卻是黃得功收到南京發來的電報,得知朱媺娖將在軍隊實行的種種新政策,激賞不已。

帳內的黃名、田仰、徐衝、陳獻策四人則一起抱拳,笑著道:“末將等恭賀侯爺加官進爵!”

黃得功對此事確實頗為高興,聞言又開心地大笑。

電文中還提及了朱媺娖對他的封賞。

從揚子津之戰、揚州之戰,再到北上淮安,又西進收復鳳陽府、南下救援合肥,黃得功所立功勞著著實不小。

因此,朱媺娖進其爵位,為靖南侯,掛“定北將軍”印。

掛“某某將軍”印,算是明清兩朝授予武將總兵、提督之上的臨時實權將職。

事實上,在去年崇禎下旨封黃得功為靖南伯時,就給他掛了“蕩寇將軍”印。

不過類似平虜、平賊、蕩寇等字首的雜號將軍,自然不如定字開頭的四方將軍稱號好。

非要論的話,在定北將軍這等稱號上面,就只剩下大將軍、元帥、大元帥的稱號了。

由此足見朱媺娖對黃得功的信任與重視,還有恩寵。

笑過後,黃得功環視幾個老部下道:“你們幾個此番不也升職加銜了嗎?以後都好好作戰,他日也是有望封爵的。”

幾人想到方才電文中提到的相關封賞外,也都眉開眼笑。

對於黃得功這幾個主要部將,朱媺娖除了賞賜金銀布匹外,也都按功勞升了官。

總兵黃名加右都督銜。

副將徐衝由試總兵升為總兵。

陳獻策從參將升為副將。

就連張傑也從遊擊升為參將。

唯有田仰,其奉命從六合率兵援助合肥,因趕來晚了,一仗都沒撈著,只得了兩百兩賞銀。

成功守住合肥的馬得功、丘鉞,則也各升一級,分別為總兵、副將。

只是兩人仍在合肥修整,不再此處,還不知道訊息。

眾人彼此恭賀完,有點強顏歡笑感覺的田仰道:“侯爺,根據探子回報,以及審訊二劉所得訊息,豫東南幾乎沒什麼清軍,如此我們何不趁機將商城、固始、光州、光山等地都收復了?如此又是大功一件啊。”

黃得功雖然直爽,卻並不笨,他一看就知道這位部下急著想立功。

但他作為一方軍事統帥,卻不能只想著立功,凡事都得從大局考慮。

他於是指著營帳中的地圖道:“豫東南這邊用不著我們過去,李國英和馬得功就能收復了。

你們也別擔心沒仗打——過幾日等將士們修整好了,我們就沿穎水而上,收復潁州、太和、蒙城、亳州。

然後屯兵太和與亳州,尋機進入河南,收復開封、歸德兩府!”

說到最後,黃得功粗糙的大手掌直接蓋在了豫東這一片。

他可沒忘記,朱媺娖給他下達的戰略任務,是尋機收復黃河以南的區域,好跟曾英一起建立黃河防線。

田仰等人將領聽聞有仗可打,便也沒再挑三揀四,而是一個個摩拳擦掌。

這些將領如今的心態也和崇禎、弘光時期大有不同。

那時候,他們自己貪墨軍餉享富貴、養家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朝廷發給他們的軍餉本就是不足的,到手能有一半都算不錯的了。

各類裝備更是經常處於緊缺狀態,最後連軍糧都得靠自己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