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賴跟著靠後的一輛楯車,一陣爆炸聲後,得知前方傷亡慘重,他頓時氣急敗壞地叫道:“既然抵近了明軍陣地,停著做什麼?都給我衝進去!”

他其實也是才反應過來——軍中習慣了以往對付明軍的套路,以為靠楯車抵近明軍軍陣,幾輪重箭下去就可以打崩明軍。

可眼前這支明軍明顯不同以往,又火炮犀利,如此八旗軍只能衝進去打硬仗了。

事實上去,最先抵近明軍戰壕前的楯車也沒法再前進。

一則有戰壕阻隔;二則剛才一番交戰,包衣、奴隸們死傷了六七成,人不夠,楯車根本無法再移動。

聽了圖賴的最新命令,這些八旗甲兵以及剩餘的包衣、奴才立即持著藤牌快步衝向明軍陣地的戰壕···

明軍陣地內,一個軍令透過各層將官向下傳達——

“總鎮有令,讓我們見了清軍便撤,要做出慌張逃跑樣的樣子,引誘他們深入陣地!”

邊防軍第二鎮、第三鎮當初整編出來時雖然並非全部都是精銳,可在經過大半年的操練及多次大小戰鬥後,早已成為一支真正的精銳部隊。

對於佯敗誘敵深入這種戰術,雖不是邊防軍的拿手好戲,執行起來卻也毫無問題。

各哨各隊將士應了之後,便瞧見清軍三三兩兩地衝入了戰壕。

很多將士立即露出一副被嚇到了的樣子,慌忙往後面的戰壕逃去。

若不是顧忌在戰場上的影響,肯定會有人大喊一聲“清軍來了,快跑呀”。

即便不能喊這種經典臺詞,也擋不住一些將士的表現欲。

有的人故意摔了個馬趴,才爬起來繼續跑;還有的人跑起來連滾帶爬,像極了昔日明軍遇到清軍時敗逃的樣子。

衝過來的清軍起先見明軍陣地內的戰壕縱橫交錯,彷彿迷宮,都愣了愣神,有點怕。

待瞧見明軍嚇得狼狽奔逃,甚至出現了不少醜態,頓時哈哈大笑起來,心裡猛地輕鬆。

沒錯,這才是我們所熟悉的那支明軍嘛!

再加上,很多八旗兵和上面的將領們一樣,認為這支明軍不過是仗著火炮犀利才逞威一時,認為近戰其必定不是八旗軍對手。

所以此時見明軍狼狽敗逃,並沒有懷疑,在爭功之心的驅使下,毫不猶豫地追了過去。

他們這一追,後面進入明軍陣地的八旗軍自然更不會猶豫,同樣追了進去。

甚至還有人大喊,“明軍敗了!”

“衝啊!”

“追追追!”

“剝下明軍的盔甲,搶了他們的火炮!”

一時間,原本被明軍火炮、手榴彈打得有些蔫了的八旗兵頓時都恢復勇士形象,一個個如狼似虎地進入明軍陣地,生怕遲了搶不到人頭。

作為前鋒指揮官的圖賴同樣沒覺得有問題。

自他們入關以來,明軍無不是望風而逃,有的甚至直接跪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