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街茶樓。

解詒陪著解學龍憑欄而望,瞧見各條街巷中官軍清理溝渠汙泥、堆積的垃圾,在禁衛軍教官的鼓舞下幹得熱火朝天,都一陣詫異、震撼。

過了好一會兒,解詒回過神來,不禁道:“真沒想到,監國的人做事如此雷厲風行,僅兩三日便整頓了京營不說,還能調動這些京營官兵清理大街小巷。

父親,監國治軍如此厲害,恐怕傳聞中公主先後擊敗張獻忠、左良玉、李自成確有其事啊。

且監國麾下禁衛軍、邊防軍入城三日,與民秋毫無犯。

如此紀律嚴明的軍隊,也只有當年的戚家軍可比了。”

解學龍聽兒子連對朱媺娖的稱呼都改了,便知其心裡認同了坤興公主監國之事。

他能理解——這三日來所聽所見,又何嘗不顛覆了他的種種認知呢?

起初,他見坤興公主的大軍直接入城,以為不是今上與馬士英欲以奸計奪取坤興的軍隊,便是坤興以陰謀控制了宮廷。

從後來的結果看,顯然是後一種情況了。

畢竟如今人人皆知,那兩三日間馬士英多次出城覲見坤興,顯然已轉投坤興了。

得知這些,解學龍本以為接下來坤興公主便會入主紫禁城,再待這訊息傳往各地,則會激起絕大的動盪。

介時將不知有多少地方官員不服,又不知有多少野心之輩會趁機擁立朱明其他宗室。

而今大明本就面臨北方清軍、順軍兩大強敵,若內部再出這般大亂,這日月山河還如何能保?

誰知坤興公主別說入主紫禁城,甚至連南京城都未曾踏入一步。

反倒是派出大軍進城,以雷霆之勢整頓了南京各部官軍。

今日,更是聽聞那坤興公主的御船竟離開了南京——據說是清軍南下,故北上抗清。

坤興公主如此表現,顯然說明其眼光、心胸、智計皆非同尋常,別說今上,便是萬曆以來的數位先帝亦多有不及。

即便解學龍對女子監國、為帝之事固有偏見,也不禁心悅誠服。

今日再見整頓之後的京營官軍被禁衛軍帶領著清理街道,為此益民之事,解學龍只覺得那顆已然麻木欲死的心又注入了勃勃生機。

“大明···有希望了啊。”在聽了解詒的話後,解學龍不禁如此感慨。

解詒見父親愁容散開,不禁高興。

他正待說什麼,便聽見樓梯疾響,然後便見家中老僕上來,一臉焦急的望向這邊,然後鬆口氣道:“老爺、少爺,還好你們在這邊,不然可就耽誤大事了!”

“什麼大事?”

“家中來人傳旨了,老爺還請速速回去接旨吧?”

聽見這話,解學龍、解詒皆是皺眉。

解學龍問:“可知是誰傳的聖旨?”

老僕一臉茫然——這聖旨還分誰傳的嗎?

見此,解學龍便不再問,帶著解詒速速回家。

到了家裡,發現陪同宦官來傳旨的乃是監國的禁衛軍將士,父子倆都鬆口氣。

老實說,剛聽到有聖旨傳來時,解學龍瞬間想到一件可怕的事,那便是福王得知監國離開,圖謀反覆,所以才傳旨聯絡他這個為馬士英一黨開革不久的前刑部尚書。

如果是這樣,即便他不接受,恐怕解家也會被捲入皇權爭奪中,下場不妙。